娃是这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闹腾的时候各有各的闹腾,安静的时候大多只有一种安静。
你想到了睡觉的时候?NO,脑洞一向比较大的壹小沙同学,自从开始搜集辣妈粉丝们提供的留言和图片后,就让事情朝着一个奇怪的方向发展,最终不但得出结论说是“看动画片的时候”,而且声称自己要改名“已笑傻”。
咱们拭目以(已)待(呆),看图说话:
▲小虎妈说,每次从打开电视机,到调出动画片,娃的表情就和这只猫神同步。
▲阿呆妈说,萌鸡小队一出来,娃就这样纸。留言:求别放大看口水,我娃也要面子。
▲微信名“表情帝的妈”:按说娃看不懂呀,可表情总是丰富得让人纳闷。不知是娃太聪明,还是当妈的太笨,反正这个表情就能代表我那看动画片的娃。
▲爸妈说,有娃万事足;娃却不,有遥控器万事足。爸妈是什么?不到饿时不需要的。龙龙妈给这图起名叫:一个人的夜晚。
(以下应粉丝要求不暴露姓名~
)
▲饭也不吃,肉也没吸引力,啥滋味都赶不上动画片……狗狗也表示很无奈。
▲明明困到睁不开眼,还迟迟不肯去睡觉。(我没说他叫明明)
▲只要没收遥控器,世界就会重启闹腾模式,耳朵里只剩下一种声音:哭叫。
▲看动画片的娃惹不起!打不过的用哭,打得过的就采用简单粗暴直接的方式还击,力求一秒生效,多的话一句不说。
辣妈们笑完想必会有担心:娃这样一直看电视,不好吧?
当然不好了。但为什么不好?一般人只知道影响视力发育,更深层的原因却不清楚。
德国有两位儿童心理学家皮特·温特斯坦和罗伯特·J.琼维斯,针对儿童看电视问题,挑选一群5岁孩子,做了一个“画小人儿”的分组测试。
▲A组“小人儿”,是每天看电视不超过1小时的孩子画的。
▲B组“小人儿”,是每天看电视超过3小时的孩子画的。
比较即可看出,B组简单粗疏,A组形象丰满,带有清晰的表情和动作,显示出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动画片再吸引娃,每天的观看也不能超过1小时。
这宝贵的1小时,如何好好利用,就是一个重要问题。
放羊政策,娃想看啥就看啥,当然不可取。都9102年了,咱聪明时尚的学习型辣妈讲究着呢。比如,帮娃选一选片子,挑一挑剧场,对照年龄找一找动画偶像。
《萌鸡小队》,适合低幼娃的早教片,软萌有爱,充满童趣,让娃涨姿势的同时快乐成长。《巴啦啦小魔仙魔法海萤堡》,变身魔法,神奇能量,是女孩超喜爱的动画片。《爆裂飞车3兽神合体》《心奇爆龙战车之驯龙斗士》《钢铁飞龙2奥特曼力量》等,不用说是男孩的菜了,符合男孩成长过程中向往力量、崇拜英雄的心理,拯救世界的偶像不要太多哦。
强烈推荐:以上剧目都出自嘉佳卡通“上好佳美味剧场”,每天晚7点至8点档,正好满足孩子晚饭后到睡觉前1个小时的观看量。最新预告,本周播出的是《熊出没之探险日记2》,适合6—12岁孩子的全新探险题材动画片,把探险和快乐进行到底!
再比如,时间充分的话,陪娃共同观看,既增进亲子交流,找到便于同孩子日常沟通的话题,也能从知识、社交等层面引导孩子,养成思考学习的习惯。
据不完全统计,3岁以内宝宝平均刷《萌鸡小队》6—10遍。还有辣妈反馈说,娃喜欢把一集存起来,反复刷,刷到不记得遍数,都能跟着剧情说台词了。哈哈,不用担心,这符合低幼宝宝的接受特征,是很好的锻炼记忆力的方式。恭喜这位辣妈,你有一个很善于学习的娃!你大可跟娃一块表演,从台词到形体、动作,每天陪娃演绎其中剧情,一起乐在其中。
玩累了,看饿了,还可以来一包上好佳哦。把眼睛喂饱,再喂饱肚子,陪娃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充实的夜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