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爆羊肉
秋天到了,羊肉是秋天可口的菜肴。在那以前的北京城里,整个夏天都不会有饭店卖羊肉。因为夏天的羊肉柴,所有的羊都被赶到口外,放在草地上歇夏养膘去了,城里一个卖羊的都没有。等到夏天一过,养羊的就带着吃得圆滚滚的羊一路赶回北京城,城里的羊肉馆子有了食材,又能重新迎接各方食客了。
传统的羊肉吃法不外爆烤涮三样,如今不论饭馆还是家里,做葱爆羊肉都是锅爆,用热油爆炒碎片羊肉和大葱段,略加些生抽即可,制法简单,又好吃。但在以前,正宗的葱爆羊肉分锅爆和铛爆两种,都讲究大火,但口味还是相差不少。
我很喜欢这道菜,不仅因为它简单,还觉得它是一道适合男人吃的菜。我这么说可不是因为葱和羊肉皆有壮阳的功效,我是另有理由。
以前立秋后,男人们就去烤肉宛这样的烤肉馆吃羊肉。因为不管烤的还是爆的肉,只有大口吃才显得有滋味。想象一下,一大帮北京大老爷们围着炉火,吆五喝六,吃肉的时候不免大口咀嚼,吃到不能自已之际,还会站起来,踏着板凳,一手夹滋滋冒油的肉,一手往嘴里灌酒,吃相的确不雅。因此据说烤肉一直是男人的权利,很久以后,才有勇敢的女客躲在包厢里,点一份烤肉,但还是没有敢去大厅里吃的。
《红楼梦》有一回讲吃烤鹿肉,写的很传神,大观园里一群女孩子趁着雪天搭炉子吃烤肉,又觉得那是外面男人干的事,因此又兴奋,互相质疑打趣,书里特别描写说史湘云穿了一身男人的衣服,显得蜂腰猿背,鹤式螂形,活脱是个英俊后生。而最女性化,最讨厌市井臭男人的林黛玉跟着起了一回哄,嫌这个嫌那个,最后也没敢吃一口,就是写照。
木须肉
木须肉在北京是常见的菜肴,夏天也能吃,春节也能吃,不能算秋天的当令。而所谓木须肉就是鸡蛋炒肉片,配上黄瓜、木耳等青菜,是一道做法简单又好吃,让人难忘的家常菜。
我选这道菜,不仅因为它容易上手又好吃,还另有原因呢。木须肉里常常配一种叫黄花菜、金针菜的菜,又叫忘忧草。古时候,孩子出远门前,要在母亲住的房门前种上这种植物,表达走了以后,母亲能吃到忘忧草,就可以免去忧愁的愿望。不知道是心理起作用,还是真的有效,有的人用黄花菜泡水喝,据说效果不错,真的可以安眠呢。
秋天是开学季,9月一到,很多学子就要离家继续学业。不管早出晚归的小学生。还是去外地,整整一学期后才回来的大学生。但凡孩子出门,都惹父母牵挂忧愁。所以我把它算秋天(开学季)的当令菜,吃这个菜,会想起自己的父母,也算应景吧。
我们的古人讲究“游必有方”,游子每次出门时,要告知父母自己的目的地,以及大概的方向。古时候没有电话,不像现在这么方便。书信慢,分别长,那时做父母怎么排解对孩子的思念呢,就是站在院落里,按照孩子告知的方向朝远处望一望,就像望天边的星星,算是见面了,就不那么想念了。而异乡的孩子也一样,要是想父母了,就朝着家乡的方向望一望,以解思乡之情。
有这样一个的故事,唐朝的宰相狄仁杰很久没回过家乡,有一次出差路过太行山,他走到山顶时,站着朝远处山下望了很久,从人问他在看什么,他说“我不想走,因为那片白云之下,好像就是我家所在的地方。”这个太行望云的故事名叫望云,其实是想念家,想念父母。随手写两个秋天的时令菜,又拉扯几个故事,无非想说一句话,中国人的事,很多都是讲情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