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继续阅读(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的第二章节:良好的沟通,往往从了解自身开始。我们每个人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就犯了从众的毛病,那么如何去避免从众那?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1.避免从众带来的巨大代价
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汉娜和约翰、乔治一起在野外远足,约翰和乔治都十分专业,野外生存意识远比汉娜要强得多。
他们去的是一个人迹罕至的山区,地形复杂,这远远超出了汉娜所能掌控的范围,汉娜本来以为自己可以搞定,但事实证明,她错了。
远足的过程中,汉娜好几次都遭遇了难以想象的危险,不小心摔倒啊,遇见一些烦人的昆虫啊等等。爬起来后,她还是坚持跟在二人身后继续。
事后汉娜回想起来,她在第一次遇到危险后做的一些错误决定,不仅导致了自己受伤,整个过程中还始终紧张着新的事故发生。
结束后,汉娜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时没能下决心停止这段糟心的远足呢?很简单,原因就是她的伙伴约翰和乔治并没有停止步伐,或许汉娜是不想自己打断他们的美好时光,也不想像一个懦夫那样。
追根到底,让她坚持下去的原因,通俗地说就是——汉娜受了从众心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即使是成年人,也会倾向于与周围人的行为保持一致。
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迷失在盲目跟从中,那就必须勇敢地站出来。当然,这需要我们拥有充足的自信,但当你真的踏出了第一步,你的信心反而会增强。
每当我们做出发自内心的决定,我们的信心就会增加。那么问题来了,如何避免盲从、保持本心呢?
对抗传统规则的勇气,并不是自然而然就能产生的,这需要自身的觉醒和不断练习。
2.认清自我
举个例子吧。有一个小男孩想要买个新自行车,但他不知道买个什么颜色的,他在想象自己骑着每种颜色的车时候的感受,不断权衡,希望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网上搜索了很多次自行车,有时候甚至为此耽误了一些重要的工作,此外,他还向身边无数朋友征求着意见,希望得到他们的建议。
按理来说,他是一个具有创造力的人,不应该在这上面浪费时间,请求他人为自己做出选择。但很明显,这就是他。尽管他很想否认,但不得不说在这方面,他确实优柔寡断了。
有研究表明,人们面临的选项越多,就越难做出选择。
对自己的期望影响着男孩,最终,小男孩选好了自行车的颜色,并把它骑回了家。
但就在第二天早上,男孩却在后悔自己买的不是另外一个颜色。他暗自自责了很久后才意识到:这就是他,并不完美,但自己已经尽量做到了最好,这也就足够啦。
很多年以前,有个酒吧老板,他享受这个工作,但他决定卖掉酒吧,因为他的存款可以让自己享受好一阵子生活,于是这个人准备放松一下,享受来之不易的悠闲时光。
然而不久后这个人却抑郁了起来,变得非常沮丧。在他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通过刚刚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面对外界的变化时,我们和本我的联结是让自己保持清晰判断力的关键。那么要如何发现本我呢?
先从审视自身开始吧。当自己有情绪波动时,注意一下自己当时的想法,感受自己的感受本身,我们就是观察自己意识的那个人。一个可靠的沉稳的人,不会被周围的人和事所决定左右。
或许,我们还可以保持一份童真般的好奇心,并且接受他人的反馈。保持对本我的好奇心并且主动接受他人真实的反馈,这在工作中尤为重要。
因为如果不去好奇别人的反馈,你就永远不会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就会在今后不断犯错。也许接受反馈会有些困难,但长远来看,回避它可能会导致更多困难。
再来点共情吧,共情也是自信心的重要基础。如果我们能善待自己,那么自身的感觉会变更好,我们也会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如果你的朋友犯了错误,不如宽容一些,意识到“足够好”其实比“完美”更加重要,因为它能让我们承认并接纳一个完整的自我。
最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有的时候我们经常会以自我判断为中心,这样一种移情行为将我们与自己所厌恶的人区别开来,或许它会让我们好受,但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自信。
自己也会犯错,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但承认和接纳我们的每一个部分,甚至是自己的阴暗面,才会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和自信。
意识到这点,我们反而会进步,因为我们睁开了双眼,真正了解的本我,了解之后我们才能够采取正确有力的行动。
做好自己,这可以让我们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褒奖和批评,可以让我们在面对这些变幻莫测的外部影响时保持稳定。
对自我的感受始终保持好奇,从这些感受中学习而又不迷失自我,或许这就是我们信心的终极来源吧!
【结语】
今天我们一起明白了一个道理——良好的沟通往往从了解自身开始。今天的篇章对你又有什么启示呢?明天我们将继续领读《我有弱点,可我并不软弱》第三篇,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今日话题】
请你仔细思考一下,当你和他人共事的时候,你是否能够和他人说清楚自己真实的想法?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你的想法!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内容,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阅读好书,共同成长,相遇简书,读你每天,明天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