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江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
不久前一位 诗人的去世引起海内外华人极大地关注,他就是一首小诗《乡愁》的作者台湾诗人余光中。千百年来以农耕文明为主的华夏子孙,对自己生生息息世代耕耘的土地是那样的眷恋和难以割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在上世纪三、四、五十年代成千上万的热血男儿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离开故土,在他乡落地生根繁衍了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客观上造成了中华民族现代史上的一次大移民。就说我父亲吧,1946年参军离开山东邳县(现为江苏邳州),56年从南京转业后58年又来到湖北。我从记事起就是新下陆这个地方,仅在每次填表时籍贯那一栏写“邳县泇口”几个字,“乡愁”对我来说十八岁之前基本没有什么感觉,总觉得它在很远很远的那头,可是当我第一次回老家后这一切都发生了改变。
1973年春节后因为想当兵在临沂待了半个月(见上篇临沂当兵记)。二嫂坐大队拖货的手扶拖拉机来临沂探亲,1973年3月14日吃过早餐我跟随二嫂坐拖拉机回老家,拖拉机手也姓白还沾亲带故。二嫂怀抱一孩,头包一巾全身裹得严严实实,我把军大衣的毛领竖起来缩着头,我们背朝前方顶着寒风和拖拉机突突的白烟一路颠簸南下,大约三个小时到了一个县城,听到满街的人说着父亲一样的口音我还以为到了,拖拉机手说这是苍山县还有一半路呢!一听苍山两个字我一阵激动,这个名字太熟悉了不止一次听父亲说起过,抗战时期为了纪念牺牲的中共鲁南区书记兼鲁南军区政委赵镈还改名叫赵镈县。父亲的简历显示:1948年任山东鲁南军区苍山县大队副指导员,这可是他老人家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啊!
2009年家谱时间又过去了两个多小时老家越来越近了,听着二嫂和亲戚用浓浓的方言介绍,看着路边一排排的村庄和农田,我既陌生又熟悉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父亲出生和生长的地方啊!这也是我的根脉所在!族谱上有爷爷和父亲的名字今后还会有我和后代的名字。这就是农耕民族与生俱来传宗接代的思想!那是一种回母亲老家不曾有过的感觉。下午三点终于到了邳县泇口镇。泇口处于鲁南和苏北结合部,因泇河河口得名,是京杭大运河边一个古镇,有个泇口老街,我去那年是泇口公社所在地。自古就有“金泇口银窑湾,十八里长街”一说,“乾隆泇口认干娘”的古老传说被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津津乐道,后来电视剧《铜牙铁齿纪晓岚》中还真有乾隆的干娘白氏老太,邳州白氏族姓一直是泇口的大户。
家谱(小三房)在泇口老街的西边个(个,是当地的语气词)有一个由几个自然村组成的大庄子,主要是白、胡两姓。白氏的祖上据说是明朝从山西迁过来的,几代族人在运河上操舟为业漕运谋生,在泇口汶河涯繁衍了我们这一脉六房人家(习惯称老六房),因为人越来越多我祖爷爷那一辈的二房、三房、四房(也称小三房)就从汶河漄村迁到庄子西北角。为了抵御每年夏天泇河发洪水筑起了高高的台子名曰白台村(后称白园村),顾名思义就是高台上住着白姓人家。我们是三房白景汉的后人住在台子的北面,我爷爷白安臣兄弟三人他是老大,老二安富、老三安君,还有三个妹妹。
家谱父亲、我和儿子的名字爷爷1883年出生,身材魁梧声音洪亮为人豪爽,读过几年私塾还略懂中医,1955年 我出生时爷爷还去南京看过我,带去一个用银元打制的长命锁。老话说:“穷不过五服,富不过三代”,爷爷三兄弟分家后家境越过越好,置了耕地、修了院墙为了防土匪还买了抢,不仅财旺人也旺,爷爷奶奶养育成人的有五兄弟,排序:白俊典、俊迎、俊清、俊香、俊昶(我父亲)。父亲1924年出生,与我二大爷(俊迎)的大儿子白福云同岁,因为是幺儿子被父母、哥哥姐姐们宠着从小任性是个顽童,好在还读了几年私塾。可是好景不长,在父亲十来岁那年一个夏天的晚上天很黑,院墙外一阵阵犬吠声还有人喊“土匪来了”,不一会院门被撞开冲进一人,慌乱中一声枪响那人应声倒地,众人赶紧关上院门提灯一照不由大吃一惊,原来是误伤了老大。本来已是家中不幸,而庄子胡楼村的大地主胡迎昌早就对爷爷发家红眼,于是挑唆老大家属去官府告状,因为打官司好好的一个家两代就败了。1943年福云哥跟着一房的白良玉(原名白俊英)参加了革命给良玉大爷当通讯员,二大爷、大娘带着老二福田哥外出讨饭,回来后就一直住在文河漄。父亲生前多次说:幸亏败家了否则土改就是地主成分,我们也不会出来参加革命。
1938年初在我们家乡北面不远处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其中泇口也是辅助战场之一就在西渡口,父亲曾经说过当年战争的惨烈,庄稼地里到处都是中日双方来不及处理的尸体,随处都可以捡到枪支。在此国破家亡之际父亲在其叔伯三哥白良玉的影响下开始做一些对革命有益的工作比如为地下党送情报等,到了1944年正式参加革命。父亲档案记载:1944年于山东邳县第五区汶河漄村参加民兵并担任队长,1945年初至1946年5月任任泇口乡民兵联防大队队长,1946年3年20由张树森、王广亮介绍入党,1946年6月在山东邳县入伍任班长司务长........。据父亲说:当年是带着三十多个民兵一起参军的所以一到部队就是排级。父亲生前总说自己是山东人,我想可能有这么三个原因吧:一. 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习惯等都是山东的风土人情,和人们印象中烟雨江南的江苏完全两回事;二. 他当兵那会邳县属山东临沂,解放后邳县属徐州并划归江苏(说是徐州太穷了让江苏带一带);三. 他老人家可能是认为山东人豪爽符合自己的性格。说来也搞笑,我家属一直认为 我是山东人,1982年她去派出所给儿子上户口时户籍填的竟然是山东。
到老家后二嫂把我送到文河漄村二大爷家,老人家已近七十岁了,高高的个子腰不弯背不驼,古铜色的皮肤,见到我后饱经沧桑的脸上堆满了笑容,“大侄儿来了”说话时嗓音竟然很细,花白的两撮山羊胡一翘一翘。二大娘小脚小个拉着我的手摸着我的脸,嘴里反复念叨:“啊呀俺地个娘哎!”看着老人家慈祥的面孔,我感觉就像见到早已过世从未谋面的亲奶奶一样,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环绕四周不由大吃一惊,都解放二十多年了家乡还是那么的贫穷,用家徒四壁形容毫不过份。说是院子就一坯土砖围了手扎高一圈,进了敞风院三间草顶土屋旁边搭一偏厦是伙房,门前一个大石磨,磨盘下面围着一个鸡窝,走进厅屋没一件木制家什,用土坯垒一饭桌上面铺着塑料膜,旁边两个马扎也很少坐,老家人吃饭都是蹲着,饭桌后面靠墙土砖上搭一长条木板放碗,中间供奉着一个耶稣画像。信奉天主教连香火都不用买,我真佩服教会的渗透和影响力,因为父母信教作为党员干部的福田哥很为难怎么劝都没有用。右手边是老两口的睡觉的房没有门板就挂一布帘,饭桌旁放了一个用树棍穿绳支起的床供我睡觉。第二天泇口逢集,二大爷说嫁到大王庄的我姐姐福娥来赶集还要带我认亲戚。
父亲当兵的前一年爱子心切的爷爷奶奶给他买了一个从河南来逃荒的女人,并生了我同父异母的姐姐,父亲当兵后姐姐先是跟着爷爷奶奶,后来由没有儿女的三大爷老两口认养,解放后姐姐曾短暂地回到过父亲身边,可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又被四大爷带回了农村,姐姐离开那年我仅五岁没有多少印象了,只是听我姥姥说她生性很野,隐约记得在大冶龙角山时她带我出去玩天黑了才回家招到母亲的呵斥。第二天上午姐姐来了,一见到姐姐不由心中一颤那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血缘感觉,那是实实在在血浓于水的亲情!尽管几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她怀里抱一孩子手上还提着一只篮子,戴一块土布蓝花头巾,中等个瓜子脸弯眉大眼高鼻梁,风吹日晒的脸庞仍然透出着美貌。八十年代在北京,一川的母亲和我说:“你姐姐没有出嫁前我和你祥忠表姥爷回老家见过她,美的就像画里的人一样”。
“你们一家都不要我了”姐姐略带微笑,明亮的双眸透着委屈看着我说,“俺大、咱娘还好吧?妹妹们都好吧!”姐姐又说(“大”是老家对父亲的称呼)。说完后姐姐就把我带来的点心糖果分了几份,又把他集上买的苹果每份放了两个我用旅行包提着,出门时姐姐抱着孩子用一只脚背勾住地上篮子一挑就用手臂挽住,动作泼辣干练一气呵成,她说第一句话的表情和这个动作多少年来一直铭刻在我的记忆里,我当时就想:今后有机会一定要帮助姐姐,以弥补父亲的某些遗憾。
姐姐带我先去看三大爷、大娘,两人都是大个子一辈子无后姐姐是他们的养女,二老住在白台子老宅,土墙草顶屋里光线很差,老人还指着旁边的一间茅草屋说:“这是你大的呐!”,原来我在农村还有房产啊。然后去看了福印、福胜、福德哥,他们开口都是问:俺五叔好吧!(父亲排行老五)。堂哥一辈中他们大的孩子和我年龄相仿,但一口一个大叔的称呼着我,搞得怪不好意思,这就是族规、乡俗,因为我的辈分大老家很多人都这样称呼我。我们姐弟俩还去看望了俊秀大爷(他是小三房安君老爷的老大),大爷是1938年的老党员因为身体原因提前离休,在村子里生活条件较好,叫我过段时间就到他们家住。
老家祖上五服辈分是:振、景、安、俊、福,向下就没有排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第六代人陆续出生没有了字号,俊秀大爷召集族中几个老人还叫了福田哥商议起个名号,听说是福田建议为了忠于毛主席就叫“忠”吧,二哥的老大名叫忠泽。我是“福”字辈的,当年父亲可能没有太在意这些,除姐姐外我们兄妹取名都没有按辈分,良玉大爷和在外面的几个大爷家也没有按福字辈给孩子们取名。说起来五伏之内的亲戚都不甚远,如果在外地那是很亲的了,我总在想:要是在我们当地有亲戚就好了,我们偌大的一个企业在新下陆几万人只有三、四家姓白的,还说五百年前是一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虽然到处“莺歌燕舞”但贫穷仍然是主旋律,农村人民公社大锅饭生产效率低下,而老家水灾频发土地贫瘠又不允许种粮食以外的其他经济作物,年复一年导致更加贫穷,当年有一句话“够不够三百六”,意思是一年每人只要有360斤粮食就够吃了,那可是没有加工的麦子谷子和红薯包谷等杂粮一共360斤啊!往往老百姓这样的要求还达不到,所以农闲时女人都带着孩子外出讨饭补贴家用,在家的人每天只吃两餐其中一餐还是稀的。开始几天我还不知道,怎么每天早起后就我一人吃饭,两个老人说他们习惯了不吃。因为贫穷老家的人都特显老,看上去向六、七十岁的老头问起年龄还不到五十岁。
现在还是这样推煎饼老家的主食是煎饼,把麦子薯干大米等混合用水浸泡,第二天早起后在院子的石磨上碾碎称推煎饼。推磨是个力气活我正好派上用场,虽然还是三月天每次我都推的冒汗,泡着杂粮的脸盆放在石磨上,二大娘在磨旁不时地用一长柄瓢从盆里挖出倒进磨孔,随着磨盘的转动桨水不停地从磨口流进桶里。摊煎饼是个技术活,直径一米的煎饼鏊子用砖头支在地上,丢几把草进去大火起来后舀一勺桨糊在鏊子中央,随即用一根两尺长的竹片迅速地刮开薄薄的覆盖整个鏊子,再用竹片贴着鏊底将薄如牛皮纸的煎饼挑起对折再对折放进篮筐,一次摊二三十斤吃一个多星期,每餐烧一锅汤(很稀的稀粥)就(吃)着咸菜啃着硬邦邦的煎饼。煎饼刚摊出来时软软的好吃,每次都要给我摊一张鸡蛋韭菜煎饼。
摊煎饼(图片来自网上)在二大爷家时几个哥嫂专门请我和姐姐去家里吃了一顿饭,那是倾其所有把平时舍不得吃的都拿了出来。三大爷、大娘和哥哥嫂嫂们谁家摊煎饼都来叫我,他们也常常送几个鸡蛋到二大爷这。在老家每家餐餐都有两样传统咸菜,一是盐豆子类似于南方的豆豉,制作工艺也差不多,仅是黄豆发酵好后用姜沫、红辣椒、花椒面等搅拌晒干即可,二是糊(读音)咸菜(也叫黑咸菜)原料是一种叫腊圪塔的菜好像与南方的大头菜相同,头年腌好过年后用文火在大铁锅熬一夜,吃起来酥软绵甜咸比大头菜好吃多了。一天夜里我突然听见屋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鸡叫和扑通声,赶紧轻声喊:“二大爷有人偷鸡”。“哎哟!了不得了”二大爷大叫一声冲了出去,我也跟着出去,满地鸡毛一只老母鸡被咬断喉咙肚子掏空死在地上,原来是鸡窝门没有关紧黄鼠狼进来了,看着正在下蛋的鸡死了二大爷连声叹气:“毁了,毁了”(完了),第二天我美美地吃了一顿鸡肉。
在老家期间适逢清明,那个年代祭祖远非现在这么盛行几乎没人上坟也没地儿上坟,也是因为我的缘故吧,二大爷带我走到泇河南边的一块庄稼地头。"你爷爷差不多就在这儿了,人民公社那会地归了集体,后来又开街把坟头都平整了”二大爷说完就朝地里磕头,我也跟着磕了三个头。
在二大爷家堂侄忠华一天到晚跟着我,那年他还不到十岁是福田哥的二儿子,爷爷家有点好吃的就来了,吃完后听我讲古今故事和外面的事,我第一次听他说“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几个字时几乎笑痛肚子,他刚上学那几个字还认不全,是听广播读音用邳县土话含糊不清咕噜出来的,就是现在让家里人用方言说也挺逗人。小孩嘴馋我从黄石带来没有分完的最后几包酥糖也是和他一起躺在运河大堤斜坡上晒着太阳一起享用的。记得有一次借了一辆自行车带他兜风,农村的土路太差我骑快了他从车上颠下来又爬上去反反复复。九十年代初他在台儿庄城管上班和他们队长几个人到黄石出差,带了一件台儿庄白酒在我家里吃饭,说起老家的事我叔侄二人都喝醉了,2011年我开车和母亲、爱人、大妹、妹夫回老家,在台儿庄镇长位上退休的福田哥接我们游览台儿庄还住了一晚,都是忠华接待的,我写完上篇《临沂当兵记》给福田哥打了个电话得知忠华在北京陪家属看病,赶紧和他联系并说好开车去天坛医院接他们来家里吃餐饭还约了胡一川,结果他提前一天走了,说春节后还要来北京一定看望大叔。
左起忠华、妹夫、爱人、我、二哥、母亲、白桦、白剑2018.1.12日 鄂鲁宁于北京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