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左传》,秦穆公作为姐夫,三次出手相助夷吾。这就是:逃亡施以钱财,护送回国为公,晋有饥荒而送粮。没有得到回报不说,秦闹饥荒去求粮,身为晋惠公的夷吾,一口拒绝了。在鲁僖公十五年,秦穆公发起韩原之战,相关筮卦,原文如下:
“晋饥秦输之粟,秦饥晋闭之籴,故秦伯伐晋。卜徒父筮之,‘吉,涉河侯车败。’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夫狐蛊,必其君也。蛊之贞风也,其悔山也,岁云秋矣。我落其实,而取其材,所以克也。实落材亡,不败何待?’三败及韩。”
但凡正式筮之,必有悔卦。那原文中,怎知悔卦?
周公《系》言:“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可见,蛊外八卦为山(☶)、内八卦为风(☴)。
这就清楚了。“蛊之贞,风也”,是说内八卦保持不变;“其悔,山也”,是说外八卦发生变动;“岁云,秋矣”,是说外八卦替换山的是“秋”。
孔子《说卦》下篇,言:“兑,正秋也”。可见,“秋”,为兑(☱)。与内八卦的风,合到一起,就是大过(䷛),即悔卦。
知道了悔卦,也就知道了繇。由于蛊(䷑)与大过(䷛),没有唯一的一阴一阳,故不取爻繇,而取卦繇。即在《周易》文本,取蛊的卦繇,为:“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毫无疑问,原文中,“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是对蛊卦繇曰的解释用语。那么,如何理解呢?
千乘,指大国,秦晋都算得上。雄狐,指曾逃亡的夷吾。夷吾的生母,叫小戎子,乃翟国的狐氏。整句话意思,也就是:挥师过河击之,不出三日,必擒其元首,即“狐蛊”。
原文中,其他说辞,不过结合蛊、大过的内外八卦形状、意涵而说之。但末尾,即“三败及韩”,为验辞的提示语。其意:夷吾被擒于韩原,三个因素所致。
在《左传》中,交代:其一,夷吾该用庆郑随驾,但因对自己出言不逊而弃用。其二,夷吾该用自家马驾辕,却不听庆郑相劝,选用郑国赠马。其三,交战中,夷吾的车马陷入泥潭,喊庆郑相救,但庆郑不满其君而不救。所以,“秦获晋侯以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