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蛮奇怪的现象。
看到鸡汤文,许多人第一直觉就是反对。或者来句:鸡汤谁不会熬?
是呀,随便说两句高大上的道理不就好了?
毒鸡汤的待遇则相反,揭露某种真实,颇受欢迎。
都是鸡汤差别真大。摊手。
无非就是人的逆反心理。却搞得鸡汤文是毒瘤一般。
另外一味反对,这里就有个心理潜意识的机制:别来和我讲道理,我最烦这些没有用的道理。
干货文,告诉你要怎么做才行的道理,就受欢迎了。各种评论热点不也告诉你道理吗?怎么没那么逆反?区别那么大吗?
人类还真是难伺候。
煮鸡汤厉害的是哲学家,或者煮的是迷魂汤?一入哲学,你就知道所谓的道理不过是经验主义的集合,经验未必可靠。或者其实所有都可能是虚幻的梦境。
幸好,哲学离老百姓很远,梦境得以维系。
扯远了。鸡汤文,干货文,美文,没有讲大道理的文都要阅读,为的就是不要营养失衡。所谓鉴赏,各种题材都品一品,才能发现不同滋味。
最后如果从鸡汤文中看到了道理,又能想到应该如何去达成这个道理,读者不是更厉害吗?
做不了厉害的作者,可以做厉害的读者,连这个都不做,就只做厉害的批判家,那太没挑战了,毕竟挑刺比说大道理更容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