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闻香而品香,由品香而悟道,闻香悟道,修行之人(走在佛、道、神路上的修炼者)通过沉、檀香气使其心静神清,开启对佛、道法的领悟。
马钰(1123年-1183年),道教支派全真道二代掌教,原名从义,字宜甫,入道后更名钰,字玄宝,号丹阳子,世称马丹阳。山东宁海(今山东牟平)人。道教全真道道士。在出家前,马钰与孙不二是夫妇。马钰是全真道祖师王重阳在山东收下的首位弟子。大定十年王重阳逝世后,马钰成为全真道第二任掌教。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他与王重阳另外六位弟子合称为“北七真”。著有《洞玄金玉集》十卷。心香 咏香
元·马钰
不*沉香。闲*心香。布仁风、处处闻香。人人向善,个个崇香。愿处无为,常清净,自然香。妙洞云香。虎啸喷香。更龙吟、吐出馨香。玉为宝篆,金结丹香。得赴蓬瀛,超三界,献真香。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499/81e9ffdbaceda0b0.jpg)
丘處機(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號長春子,登州棲霞(今屬山東省)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養生學家和醫藥學家。丘處機為南宋、金朝、蒙古帝國統治者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敬重,並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1227年(正大四年),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瑞香氤氲整个北京城三日,世人称奇。
心香 景金本注云,二首本名行香子 学道
元·丘处机
大道无形。方寸何凭。在人人、智见高明。能降众欲,解断群情。作闹中闲,忙中静,浊中清。情态如婴。怀抱如冰。自蒙笼、觉破前程。吾言至嘱,君耳深听。下十分功,十分志,十分诚。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499/e12d3f7e73b2a89c.jpg)
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求人与自然完美统一。
对香的品味提升到了衡量人品的标准,
“闻香识人”,香也就成了高尚德行的象征。
“焚香、品茶、插花、掛画,称为中国四雅”
是古人笔下文人的精致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499/611aa963c599de75.jpg)
在历代诗文中,
总能与香道雅韵不期而遇,
香文化娉娉袅袅,穿过历史与岁月,依旧浸润国人心田。
于一丝幽香,一缕青烟之间,
香道,人道,天道融合一体。
数千年里,从第一柱香燃起,
香道从皇室贵胄而文人雅客,从文人雅客而普罗大众,
缥缈的青烟,熏陶着国人的人文精神。
淡淡的馨香,不绝如缕的延续着中华神传文化的香火。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499/07aecb4cab0d2905.jpg)
气味更能带你回归东方的诗情画意。
暗香浮动,
那些无法明名状的气味就是这样潜藏着,
在某个时候让你若有所思。
这是荡漾在视觉中的思索,
是流淌在嗅觉中的情怀。
燃一柱香,静坐,读一本书,
原本庸常的环境似乎平添了一份古意和超然。
香无定味水无定形,
端看品香人与香浑然一体,
香于无形之中调动着人的灵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499/bf191c83dbe73801.jpg)
“沉烟细细临黄卷,凝在青烟最上头”
看着焚香的那屡青烟
缓、慢、圆,一点一点地升起,
内心也随之安静下来。
当初
庄子借孔夫子之口,说出“心斋”二字
不知身边是否恰有一炉淡淡的,袅袅的清香
燃,一炉香;写,一首诗;入,我自心斋。
愿心香長驻,那是永恒的芬芳⋯⋯
![](https://img.haomeiwen.com/i15951499/61d45f43b920c5a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