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羹饭

作者: 东氿听涛 | 来源:发表于2023-11-30 06:33 被阅读0次

  《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如此说来,祭祀原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古人祭祀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而现在,我们仍在祭祀,但普通人更多地是在祭拜自己的祖先,时间也大都安排在农历的年前,江南地区家祭的形式就是做羹饭。

  那羹饭中的"羹′作何解?羹最早专指肉汤,后泛指水煮食品,是古人最原始的饮食。我们拿古人的饮食来祭祀祖先,以示不忘本。最初的羹是寡淡无味的,我们在祭祀时同样以质朴之物奉献给神明,以昭示我辈的恭敬和虔诚。

  宜兴人年前做羹饭的时间也各不相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时,我家是在小年夜时做羹饭的。

    做羹饭是一年中家里最庄重的事,全家所有人都必须参加这个仪式。供奉祖先的菜有六道,三荤三素,是妈事先做好了。有鸡、鱼、肉、黄豆芽、豆腐和青菜。这六道菜也很有讲究,共同的的特点就是都要做得半生不熟。

    整鸡处理后下锅过一下开水,捞起在盘子里摆成振翅欲飞的形状,而鱼以鲤鱼为佳,肉就是一整刀前腿肉;三道素菜同样也是稍过一下油锅而已。

  在八仙桌上摆上酒盅碗筷和纸烛香案。等一切准备妥当,天也渐渐暗了下来。这时爸会领着我和哥去家门前烧上一卷黄纸,然后爸就对着茫茫的天空喊:"老子、娘、各位祖宗家啊,来吃年夜羹饭咧″,闻声后,祖宗似乎就下了凡间,我们让着虚无的祖宗进了家门,请祖宗上座,酒要添三次,饭要加三回。我们站在一旁、睁大着眼,盯着菜碗,目视着看不见的"贵宾″光临。另外爸妈规定,这时绝不能碰桌椅,怕打扰了祖宗享用。等祖宗"吃好喝好″了后,爸领着全家人多磕上了三个响头。接着爸会去拉一下板凳,一边说:"祖宗家们啊,宽坐坐罢,″随后就把祖宗送出了家门。

    这场景同龄人应该都经历过吧?但我家最抓狂的是要如此循环做三遍,我爸的祖宗、我妈的祖宗加上我小公公家。

    妈是舅公舅婆的独苗,祭祀双亲责无旁贷;小公公是蒋氏长房一脉,但绝后,只好把我爸这个老二家的二儿子立嗣给了堂叔父,我爸就此"光荣″地成为了小公公名义上的儿子,以后给小公公养老送了终,但无继承到任何财产,却留下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我爸虽说是过继给了长房,但一直仍在原家庭中生活,所以祭祀本家也是理所应当。

    现在,好多年过去了,父母已先后仙去,但每到年前,我家做羹饭的仪式仍在延续。有人每每听到祭祀,会斥之为迷信,但没有祖辈的艰苦奋斗,我们的家族和民族何以繁衍生息到今天?我们祭奠他们,就是告诉祖先,你们的子孙们仍在思念着你们、怀念着你们,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

                          东氿听涛

 

相关文章

  • 蛋羹饭

    奶奶从安徽远嫁而来,菜肴里总有摆脱不了的咸香。 每年冬日,腌制鸡鸭鱼肉总是她老人家的保留项目。鸡鸭要选乡下人家自养...

  • 冬至羹饭

    今日冬至,日始长。忌吵架。 一直和我住在一起的母亲,前几天回了老家。因为她要去完成一场对舟山人来说极为重要的祀祖仪...

  • 鱼羹饭

    一根竹篙撑起小船 四季的风景交替变换 船上的人儿 却把须眉霜染 到头来,只换得鱼钱几两 一根竹篙撑起小船 人生的道...

  • 残羹饭后

    谁的残羹?且不论,闲来无事,胡弄胡弄。 鱼儿调笑: 孤独向晚品鱼宴,对盘成三 白饭可和鱼下宴,舌知味淡 今和昨适宜...

  • 日记一则

    冬至日阳气初生,忙活了一天:早上到下午在父母坟头忙,做羹饭,修香炉,描字;下午在家忙,搬运三四五楼餐厅墙面加工瓷片...

  • 波斯漫记(十六):石榴和诗歌,伊朗人的冬至夜

    过几天就是冬至了。北方人该吃饺子了,南方人呢,比如我的老家,就要祭祀“做羹饭”了。 这一日,白日最短,思念却最长。...

  • 一真自得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 韩愈诗《山石》选

    竹墨韵风 | 写字 《山石》 韩愈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 忆少年

    日暮黄昏柳絮飘,叶隙无形漏斜阳。 绿树环环绕小庄,小径幽幽通良田。 黄发垂髫欢乐现,妇人洗手炊羹饭。 儿时游戏不知...

  • 布茅蔬淡 颐养天和

    原文: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气;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淡泊之真。 译文:能在粗布被窝里睡得香甜的人,可以得到大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羹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fx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