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身灵
所谓成熟,就是一个不再想占便宜的过程(卢悦)

所谓成熟,就是一个不再想占便宜的过程(卢悦)

作者: 溪水潺潺3660 | 来源:发表于2019-02-05 06:58 被阅读25次

    一般来说,一个人成熟与不成熟就看一个指标:他有没有内化父母的爱。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往往为父母所爱的孩子,长大后,未必很黏父母;而那些为父母忽视的孩子,长大以后反而会常常和父母纠缠不清。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爱其实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们是外化他人的爱的。

    此时,我们是一体的,就如同婴儿和妈妈的关系,两者难分难解。对婴儿来说,妈妈就是全部,对妈妈来说,婴儿就是她的全部,如果对方不在自己身边,我们就会怅然若失。

    很多人分手后就有这样的痛苦:我感觉自己的一部分离自己而去,甚至我感觉自己的灵魂已经被他带走了,就只剩下一个躯壳了。这样的爱,自然是激情无限的,连我们彼此的边界都消失了。

    第二阶段,我们是可以内化他人的爱的。

    此时,我们将开始发现,我们不再是彼此的一切,妈妈还有爸爸,小婴儿还有其他的小伙伴,世界这么大,他想四处看看。

    此时很多小孩就会尝试爬着离开自己的父母,然后回头看看父母是否还存在。慢慢地,父母在另外一个房间,孩子也可以安然无恙,因为他的内在可以有一种父母爱他的画面存在。这种客体的恒常性的稳定性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安全感。

    父母的影响,会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内在。

    检验我们的“客体恒常性”的时候,就是我们的人生发生危机的时候。如果我们内在的负面语言超过了我们内在的安抚语言,说明我们早年内化父母爱抚的影像不够。

    我曾经看到一个小孩子跟在她的姥姥身后走,小孩子走起路来也是弓腰驼背,颤颤巍巍,这就是一种内化。

    而父母对自己的点赞,对自己的笑脸,也会如走路姿势一样,慢慢渗透到我们的内在。父母如何安抚我们,我们长大以后就会如何安抚自己;父母是如何伤害我们的,我们长大以后就会如何伤害自己。

    如果我们和父母的爱的连接早期不足,比如父母在我们生命的早期经常不在我们身边出现,或者我们身边的照顾者总是变换,那么我们内在的父母爱自己的影像是不稳定的,此时,我们就会停留在外化他人的爱的阶段,体现就是,我们很黏人,希望对方的陪伴。就像是电池出问题的手机一样,没过一会儿就要重新充电。

    初级的爱是只享受快乐,不承担爱。

    生活在爱的第一个阶段的人,往往就会希望对方在身体上永远不要离开自己。她甚至可以放弃和牺牲一切,只求对方可以有身体的陪伴。

    她也更容易生活在幻想之中,更希望对方可以像父母一样无私地给她所有的爱,这种爱是一种超量的补偿性的爱——她期待爱人可以给予她过去几十年残缺的所有的爱,她想穿越回到婴儿时代,让伴侣做她的妈妈,她只享受爱,不承担成人的责任。

    而如果对方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就会用控制的方法,因为她不能接受对方不爱她,伴侣必须爱她,必须永远爱她,必须一直保持高浓度地爱她。她可能也知道自己在爱的时候,的确有些霸道,的确有些幼稚,但她没法改变。就像你没法让只有7秒钟记忆的鱼(科学证明鱼的记忆没有那么差,我举这个例子,只是一种象征)有长久记忆一样。

    如果让她敢于松手,就像是让一个孩子在饿的时候不去哭泣一样。对一个婴儿来说,每次他饿的时候,都是生死危机,他不知道妈妈是否存在,是否会继续给他生命唯一的滋养。

    从必须从他人那里获得资源,到可以内化他人的爱在心中,可以自己寻找资源,这一条道路,就叫作成长之路。

    最高级别的爱是坦露与分享。

    就像是一个人去狩猎,他的干粮决定了他去探险的距离;另外一个决定他探险的距离长短的是他的求生能力;如果他带的干粮(父母的爱),他的求生能力(他内化父母爱的影像的能力)足够,他就能跨越人生的种种崇山峻岭,戈壁险滩,最终找到人类最高级别的爱的幸福。

    她的人生就会更多地与分享有关,而非与压抑和控制有关。

    心理成长,其实就是一个真正地回归自我,和找到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积攒起足够多的爱的影像,最终变为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温暖,从而可以在这个宇宙中驰骋。是的,不用去寻求发光体了,你就可以成为一颗发光体。

    人从来都不就是行星,我们都是自己的恒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成熟,就是一个不再想占便宜的过程(卢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gm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