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谈一谈我对这几个比率的理解。其实这几个比率的对比投行面试经常碰到。
P/E(市盈率)最好懂,所以最常用。就是每股的市场价格除以每股的利润收益。数值越大说明市场对其增长的预期越高。P/E被广泛的用于各类估值,包括很多基金经理,根据投资风格的不同,也是要看P/E的。高P/E一般是成长风格而低P/E多是价值风格。
EV/EBITDA(企业价值倍数)就要复杂的多了(没有P/E普及的原因之一)。首先EV不仅仅包括股权价值,还包括这个公司的外债(注意是debt而不是liability,也就是不包括运营资本),还要减去多余的现金。可以看出EV基本上就是一个企业的价值。而EBITDA则包含了可供于股东的净利润,供与债权人的融资费用以及非现金成本。你可以把EBITDA看成是现金流的一个模糊值。
EV/EBITDA和P/E的区别在哪里呢?EV/EBITDA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它既包含的股东的收益(EBITDA中)和股权市值(EV中),也包含了债权人收益(EBITDA中)和债权市值(EV中)。而P/E只包含了股东的收益(E中)和股权市值(P中),并没有债权人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EV/EBITDA的计算中考虑到了企业不同的杠杆水平。俩家盈利能力相同的企业可能会由于融资的多少,也就是杠杆的大小不同而导致P/E不一样,但EV/EBITDA应该差别不大。所以,在杠杆大的行业(或者说杠杆率大小不一的行业),比如电信,能源等,使用EV/EBITDA估值要比P/E更准确。
那么为什么EV/EBITDA这么强大家还去大量的用P/E呢?原因就是P/E好懂,而且基金经理(多数机构投资者)需要所导致。没办法,评判整体基金风格的时候,还是会把整体的P/E,P/B拿来看....(基金经理无所谓,主要是怕客户看不懂,讲不明白自己的投资策略,哎)
P/S(市销率),即市场价格和每股营业收入的比率。其实一般有P/E在那边的话P/S很少被用到。可是P/E有个缺点,那就是净利润很可能是负数或者为0。在这种情况下P/E就不能被用来估值了。于是我们只能通过P/S来进行估值。多数高科技公司因为上市以后可能财报利润为负,所以P/S被大量使用。当然在,分析类似贸易公司,或者说业务规模、市场份额要比盈利能力更重要的公司,常常就会认为P/S要比P/E重要一些。比如早年的亚马逊(业务增长>盈利能力),就是靠着P/S被各大机构估过来估过去的(当然当时亚马逊利润也是负的)。还有个和市销率类似的指标,EV/S。因为收入也是最后被债权人和股权人一起瓜分的,所以个人认为EV/S要比P/S更合理一些。
最后说一下P/B(市净率),即股票市值和净资产的比例。其实也是一个决定基金经理投资风格的一个比率,所以被拿来使用。与P/E类似,越高表示市场对其增长期望值越大。那银行业使用这个比率估值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这个比率从一定层面上反映了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杠杆越小风险越小),毕竟巴塞尔协议还是要求看资本金的……证监会的官方教材则是说,在某些行业,公司的收益、盈利具有周期性,但账面资产净值则不会随着季节周期大幅波动,所以对于这种企业P/B要比P/E适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