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今天是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今天是清明,也是祭祀的日子。
清明时节,在细雨纷纷的重庆读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竟有一丝丝的伤感。虽然同是春天,重庆已经繁花似锦,百草丰茂。而遥远的北方,还在荒凉里沉睡。
来到重庆之后不久,就有一种深深的客居感觉,走到哪里都不踏实。
如果不是疫情,或许我不能在这里待这么久。但作为一个资深北方人,四十多年来第一次在南方过冬天,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对我来说这个冬天非常特别。
令人高兴的是,身体好了许多,或许是因为南方的温暖。虽然还会经常疼痛,但是不用去医院,在家里自行解决就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或许是雨天自带感伤的气质吧!更何况,正值清明节,这种感伤的情绪也好像达到了极致。
几百年前,陆游在临安的一个小楼中,辗转反侧,听了一夜的春雨。是什么事情让他失眠了,也是感伤吗?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不同的年龄,对生命的感悟不一样,听雨的心情也不一样。
蒋捷的“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想必也有陆游的“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的伤感吧。
怎么能不伤感呢!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笼罩在心头。在人世间,活了那么久,会在心底堆积多少感伤呢!
生命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是一粒沙,悲欢离合是常态,无情又有情。就像门前台阶上,任性下到天明的小雨。
陆游听了一夜的春雨,第二天一大早,就听到小巷的深处叫卖杏花的声音。
如今不会有人再卖杏花了,但是每天早上我都是在火锅的辣味里醒来,这是尘世的烟火,不仅不反感,还会有一起淡淡的喜欢。仿佛在一瞬间忘记了梦里的一切,很快就切换到现实中来。
来重庆的时候,由于是匆忙中做的决定,加之没有想到会在这里住这么久,所以没有带笔墨。但是为了体味陆游在细雨绵绵的情境下,矮纸斜行闲作草。便在网上又买了一套设备。
我的内心经常很凌乱,即使写字也写不出雅致,更不要说在晴窗下“细乳戏分茶”了,但还是心仪这一份“附庸的风雅”。
陆游活了85岁,放在当下也算是高寿了。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已经62岁,宦海沉浮,壮志未酬。这样的闲淡只是表面的,对世态炎凉偶尔发出一些感慨也是正常的。
真的羡慕古人,高兴了写诗,伤心了也写诗。彼时陆游客居京华,所以他要特意写诗来记录一下当时的心情。
其实,陆游很少写这样小情绪的诗,多是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书愤》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
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诉衷肠》
人到中年,越来越喜欢这样的文字,就像一个轮廓分明的壮汉。
小时候读这些诗的时候,茫然不懂,现在懂了,却早生华发,多情应笑我。
而这首诗,没有壮志未酬的豪情,只有愁肠百转的郁闷和云淡风轻的长叹,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特别理解陆游,“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的复杂心情。
清明节前是能够回到家中的——一袭白衣的陆游轻吟到。莫叹息!
今天是清明节,说这些略带悲伤的话正是应景。就像人必须吃五谷杂粮,也要适时感受喜怒哀乐。只有拥有多彩的生命,才是完美的人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其实,寒食节和清明节是两个节日。寒食节是纪念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清明节除了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祭祀祖先的日子。
春秋晋国,晋文公做公子的时候,曾在外流亡了19年,条件很艰苦,介子推为了给晋文公弄肉吃,把自己腿上的肉做汤给晋文公喝。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介子推却隐居山林,晋文公为了报答他,放火烧山引他出来,可是介子推被烧焦也没有下山。晋文公很伤心,就下令这一天全国不许生火,吃冷食,故称“寒食”。
由于这一天在清明节前一天,后来人们把这两个节日合二为一。我想介子推看到这一切,也会为之心动,留下一行清泪吧!
命运的残酷只是一种表象,其实一转身,或许悲切就会变成慈悲。
杜牧也写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所以,清明必须要下雨的。
此时,窗外细雨绵绵。
或许他们是商量好的,清明那一天,哪里也不去,一起听雨,一起写诗,一起缅怀。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