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食书姑娘】2017.04.02

【食书姑娘】2017.04.02

作者: 采蘑菇的小Vinsem | 来源:发表于2018-01-10 19:18 被阅读0次

    《西藏生死书》


    【阅读原因】

            当时会借这本书,真的是一个意外,因为生和死这个话题,还是蛮让我恐惧的。但当你翻开它,你就会被作者的观点和论述吸引,即使抛去其宗教色彩,也依然能引人深思。


            你知道吗?死亡对于一类人来说是一门课程,他们就是西藏的仁波切。他们是佛教的上师,会开示佛法、主持法会,还能精确的引导人通过死亡。

              作者就是这样一位仁波切,他认为现在的人们对于死亡的认知都是错误且不全面的,所以希望通过此书告诉大家什么是死亡,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生活,怎样按照佛教的方法修行。

            在阅读这本书中,我接受到了很多新的观点冲击,有的恍然大悟、点头认可,有的笑而不语、不敢苟同,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

            第一,作者在七岁时第一次见证死亡。他说,他的上师仁波切法力无边,对于死亡了如指掌,能精准的引导人通过死亡。

    作者想表达的法力我无法接受,这明显和我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所以我更乐意将其理解为一种心理过程,帮助濒死的人控制且克服心理恐惧。如果一个人相信死亡不是生命的结束,那么他的离去必然是安详的,因为他即将要开始他“新的生活”。

          第二,作者的上师能够让人死而复生(我觉得之前应该是假死状态),并通过他的指引让死者安心的离去。这让我匪夷所思,我很难为这件事情定性。在我看来这甚至像一个“谋杀”,破坏了一个人生命的自主性。当然他们认为,这是在引导,帮助死者解脱和圆寂。这应该就是宗教和无信仰者看此书的区别了吧。

            第三,作者分析了现在人的两种对待死亡的方式。①否定死亡,逃避且谈死色变。②轻视死亡,认为人固有一死。但这两种态度作者认为都不全面,真正的死亡不是终点,而是去往来世(佛教的轮回说)。其中,作者分享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认为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已经丧失了长远的目光,把自己当成是地球的最后一代,无限的透支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只为眼前的利益去掠夺,造成这种现象最大的原因就是,我们所认知的人的一生太短暂了,如果你知道这一世只是你漫长人生的开始的话,你就不会那么的浮躁和急切。

            首先,来世我是不相信的。因为没有人见过,虚无缥缈的东西我不选择相信。但如果真的有,我不会意外,因为我认为科学最大的作用不是认识世界,而是告诉我们,世界还有很多你无法触及的领域,所以它有存在的可能。

            其次,抛开宗教的色彩,作者的观点依然是成立的。难道人的一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我们就可以肆意破坏、掠夺、挥霍了吗?当然不,你的生命质量不是由你生命的长度决定的,而是你生命的高度决定的。

    有的人畏惧死亡。像家里的老人,谈到“死”字会非常敏感;有的人把死亡当成一种“荣耀”,像青年人自杀,想在最美的年华死去,简直把生命当成儿戏。其实死亡只是一个事实罢了。

            第四,作者分析了我们害怕死亡的原因。我总结为以下两点:①死亡与我们本能的欲望——活着,相对立。②我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其中,作者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以一种虚拟的身份生活着。名字,就是虚拟的代号。”我认为虚拟的身份这个形容太过了。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一个最本质的目的,就是活下去。而当我们拥有名字之后,是造就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所以肉身对于我们来说,不单单是躯壳、是“尸体”。

    同时作者多次强调未知的来世,“过了那一点就是未知的永恒……”但我们如何分辨,这是否是您逃避现世的借口呢?一个人无所作为的活着总是轻松的,同时他得消除欲望,抹尽良知的谴责。如果短短的一生连追求都没有了,只为了未知寻找的来世,那么这个筹码未免也太大了一些。

            那么问题来了,讲了这么多,作者到底给出了什么建议呢?

    ①我们的使命是求得“平衡”,目标是越活越简单。

    ②认识到世事无常,万事皆空(万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你改变不了宇宙,它是无常的,但你如果愿意可以改变自己。我们往往觉得抓在手心里的,才真的是自己的,那你知道有什么方法,能让你放手后,东西还在你手中吗?

    很简单,只要把手心朝上就可以了。

    这就是执着和爱的区别。拥有选择的权利和绝对的自由才是爱,一味的控制,只能算成是执着。

            同时,作者提示我们往看。他的宗教主义思想我就先不说了,但我认为往内看是一种自省,和对自己的提问。你觉得人生的路是直的吗?我觉得不是。人生的路像一座神秘的山林,很高、很崎岖、很多岔路口。当你数十年如一日的行走时,你不一定还走在你曾经设想的道路上,所以要注意休息。这个“休息”在我看来就是对自己提问。“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现在做的这些事是有意义的吗?”“你一路上做错了什么?”

    “你有遗憾吗?”只有不停地往内看,你才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变成连你自己都为耻的人。


            我没有把书中的所有内容精读,因为从第二部分开始,很多内容已经是作者在授道了。(讲述如何修炼、如何冥想)但通览完此书,还是觉得很有意思。

            我只能说“佛度有缘人”此话不假,我们没有过濒死、回阳、见光明的经历;也没有过见证一位上师圆寂、重生、或成佛的经历;更没有过上一世的回忆,脱离肉身的体验,和相信下一世的勇气。

            我是一个现世主义者,之前目前是。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很短暂,我不想就这样每天思考“死亡”而结束。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也希望索甲仁波切所写的一切都是真的。正所谓选择不同,生命的轨迹就不同。共勉吧。


                                                            ——Vinsem.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食书姑娘】2017.04.0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qa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