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增多,有限的IPv4已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网络地址转换)技术应需而生。
-
NAT技术主要用于实现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一方面NAT缓解了IPv4地址短缺的问题,另一方面NAT技术让外网无法直接与使用私有地址的内外进行通信,提升了内网的安全性。
image.png
NAT原理
静态NAT
动态NAT
动态NAT配置
- 创建地址池
nat address-group group-index start-address end-address
- 配置地址转换ACL规则
acl number
rule permit source source_address source-wildcard
- 接口视图下配置
nat outbound acl-number address-group group-index [no-pat]
no-pat参数指定不进行端口转换
NAPT
NAPT( 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网络地址端口转换)
NAPT借助端口转换可以实现一个公有地址同时对应多个私有地址
Easy IP
实现原理和NATP原理相同,同时转换地址和端口,区别在于Easy IP没有地址池概念,使用接口地址作为NAT转化的接口地址
NAT Server
总结
- 在私有网络中使用私有地址,并在网络出口使用NAT技术,可以有效较少网络所需的IPV4公有地址数量,NAT技术有效地缓解了IPv4公有地址短缺的问题
- 动态NAT、NAPT、Easy IP为私网主机访问公网提供源地址转换。
- NAT Server实现了内网主机对公网提供服务
- 静态NAT提供了一对一映射,支持双向互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