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召伯村,缘于邵阳市组织部组织的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轮训,召伯村是现场教学点之一。在召伯村综合服务中心大门两边,直立着许多古文物的照片。据介绍,这是几年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召伯村考古调勘而出土的,价值连城。实物已被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我带着一丝好奇心一一看过去,突然,我被其中一幅照片吸引住了,那是一个酱釉“蒋”家印文残底。在所有的古文物照片中,这是唯一一个印有铭文的文物,这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也许是我姓蒋的缘故吧,于是匆匆地去了解召伯村的历史。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召伯村位于邵阳市东约10公里的邵水南岸,因召伯南巡在此处理政事而得名。召伯姓姬,名召奭,又称召公、邵公,为西周宗室,与姜子牙、周公旦、毕公高被称为“周初四圣”。是西周政权建立和稳固的功臣,为西周初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相传召公曾溯邵水从甘棠渡上岸,在棠梨树下处理政事、判断案情、抚慰百姓,深得百姓爱戴,留下千古佳话。历史上将这一典故称为“甘棠遗爱”。《诗经-召南》作有《甘棠》一篇,称颂此事。这召伯姓姬,与我蒋氏始祖百龄公同姓,他们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原来,召伯名姬奭,又称召公奭,与周武王、周公姬旦同辈,但并非亲兄弟,而是周人先王周太王后裔,与武王世系很近,是为堂兄弟。封地在陕原西部,叫召邑,而周公旦获封鲁地,在陕原东部。两人分陕而治,兢兢业业,从而使西周政权趋于稳固,为数百年周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两兄弟并姜子牙等辅佐武王灭商后,武王大封群臣。姬奭受封于蓟(今北京),建立臣属西周的诸侯国燕国(北燕),他派长子姬克管理。而蒋氏始祖伯龄公为周公姬旦三子,被封在汝南固始(今期思)建立蒋国。如此算来,召伯即是我始祖伯龄公的叔辈了。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厘清了这层关系,我又开始寻找这古瓷上“蒋”字的由来。召伯古瓷烧制,始于北宋,盛于北宋晚期和南宋,现已发现的15个窑区,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涵盖邵水河岸的召伯、桥头、立新三地。已知窑址窑身有龙窑、馒头窑。龙窑为南方瓷固有的烧制模式,而馒头窑多在北方应用,这应该与金兵南侵,大量制瓷手工业者南下避难有关。纵观出土的窑具,大量应用乳钉、垫圈、直简形匣体,古瓷器有碗、壶、罐、盏、杯、钵、网坠等数种。制瓷工艺体现了衡州窑、景德镇窑和耀州窑的部分技术风格,是宋代制瓷技术高度发达的地区之一。因当时陆路不畅而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所以窑址大多选择在邵水河岸。据了解,这里已出土了数百件文物,为何古瓷上会单独现“蒋”字铭文呢?带着这一疑问,我避开众人,来到了就近的一户人家了解情况。主人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很健谈。他说他为姚姓,这个村庄里百分之九十的村民都是姚姓。当我问起这村庄以前是否有蒋姓时,他就来了精神。说上上一辈老人流传下来的故事,这儿全是蒋姓人家,当时有一句歌谣是这样说的:“十家田庄九姓蒋,还有一户是姻房”。意思是说这里以前居住的十家有九家是姓蒋的,余下的一户也是姓蒋的亲戚。问他们是何时搬迁来的,他也讲不清楚,只晓得这里原有姚氏宗祠,规模挺大,现在是学校。还说他堂兄家里有族谱,带我去查看,我当然求之不得。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我们先看了姚氏宗祠遗址,宽阔的遗址上建了教学楼,还有一个操场,一座青石雕花大门孤零零地立在那儿,似在诉说时代的变迁。他堂兄做农事去了,未曾谋面。遗留下来居住的两户蒋姓人家也大门紧锁,只好去看了看出土古文物的窑址。窑址在一个小土堆上,前后都己建了民房,重要的几个窑址都被水泥砖围起来封了。在一座民居的屋檐后面,我看到了一个未封存的废窑,两米多高的窑堂里,堆满了杯盘残片,一层层地重叠着,透露出昔日的繁荣。古窑不远处,是一口地势低洼的水塘,据说是古代取瓷泥的地方。这水塘原是一处小山包,由于年长月久地取泥,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我一边看,一边还是想着蒋姓族人的迁徙。这么多的蒋氏宗亲,在何时为了何事整族搬迁得只留下几户人家,而今又迁到何处?那笔法遒劲的“蒋”字铭文又是何人所写、是官方授意还是手艺人所为?这一连串的疑问在心头聚集,犹如一团乱麻难以理出头绪。据我所知,历史上蒋氏有四次比较大的迁徙:第一次出现在西周,19世姬蟾公为国君时,大批蒋氏族人由期思蒋国迁至戈阳;第二次大迁徙既是蒋氏族人的一次灾难,公元前617年楚穆王北进吞并蒋国,子孙遂以国为姓逃至江南各地;第三次是秦末连年战乱,人口骤减,汉高祖刘邦登基后为强京辅,抽调四方豪杰八面英雄充实关中地区,37世蒋氏一清8兄弟及大批族人迁于杜陵一带;第四次大迁徙为东汉建武年间,蒋氏47世大将军蒋横因生性耿直,得罪司隶校尉羌路,惨遭陷害含冤自尽。其九子为免株连之罪灭族之灾,事发后匆匆商议留下老七就近隐藏以观动向,其余8子星夜携眷逃离故地,在广陵悄渡长江,隐匿江南各州,这是江浙湖广等地蒋氏䌓衍聚集的原由。至于后来光武帝(刘秀)检视纠错,为蒋横公平反昭雪,以王礼葬之,赐墓号“显忠陵”,九子封侯,已是30年后的事了!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纵观蒋氏迁徙,其原因一为战乱,一为突遭横祸变故,那么召伯一带的蒋氏族人又因何事举族外迁呢?召伯古瓷在南宋既负盛名,规模庞大,而且将“蒋”字拓印瓷上,可见当时蒋姓在此地的威望!那么一个当地望族突然消声匿迹,是否与朝代更迭、外元入主中原时的战乱有关?只有找到这支族人,方能解开其中谜团!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在召伯村,我还了解到附近有一个带“蒋”字的地名,即蒋河桥,古时是一个集市,现在为乡,是民主革命家、著名军事家蔡锷将军的诞生地。查蒋河桥,解放初期属邵东县,1958年划入邵阳市,后几经更迭,1996年更名为蔡锷乡。由于时间紧迫,我未能前往蒋河桥探寻。但凭直观感觉及分析,这蒋河桥应是蒋氏族人繁衍生息、兴旺发达的一块宝地。
召伯村古瓷鼎盛之际,正是我支始祖百九公从江西迁往零陵沸滩之时,可见召伯村的蒋氏族人应是最早迁入宝庆零陵的一支,什么时候能解开蒋氏族人举族迁徙这个谜底,什么时候方能知晓古瓷上端庄大气的“蒋”字里面演绎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及其历史成因呢?我将不遗余力地去了解、去探寻!
召伯村访古----难解的蒋氏大迁徙之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