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像总是很容易陷入一种左右摇摆的状态。迷茫之中,为自己预设种种情境,先于事件的结果,把自己拖拽进情绪的漩涡。
一如最近,在与病毒短兵相接之前,有人恐惧忧虑、惴惴不安,担心自己能否扛住种种症状的袭击,害怕康复后不幸再次“中招”……正常的生活秩序先被自己的心魔攻破。
其实类似的事件早已频频发生,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那些最为强劲的敌人并非来源于外部,反倒可能潜藏于我们的内心深处。
纪伯伦在《沙与沫》中曾不止一次描述自我分裂与斗争的状态:“我是烈火,我也是枯枝,一部分的我消耗了另一部分的我。”
也正因此,并不是所有能量都能被集中起来,抵御外物的侵袭。往往只是达成自我内部的协调和统一,便已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
有人说生活的本质就是不断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饮食是解决饿与饱的矛盾,睡眠是解决困与醒的矛盾,工作是解决索取和付出的矛盾,生命则面向生与死的终极矛盾。
而所谓成长、成熟,大抵就是协调理想与现实,以及理想之我与现实之我间的矛盾。回头望去,承认不谙世事时内心所曾设置的宏大构想,穿梭于人间烟火中,遥望未来,不耻于只要平淡和简单的小小奢求。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尽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白落梅)
人生是经验的累积和叠加,在处理种种矛盾的过程中,也将自身那些难以协调的部分一一拆解和重置。
从眼神的清澈抵达思想的清明,中间确有大片的模糊地带需要我们去摸索。只有亲往求之,在漫长却必要的过程中,把自身这个最根本的矛盾体安置妥当,一切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或许眼下,你还是自己的敌人,当事物的发展脱离掌控时,总是难免紧张、慌乱,溃不成军,那也不必急着怀疑和否定自己。直面内心审视和纠正的力量,试着敞开并去接纳。
“接纳,然后采取行动。不管当下时刻的情况怎样,心甘情愿地接受它,就像它是你选择的一样。总是与它共事,而不是抗拒它,使它成为你的朋友和盟友而不是敌人。这将会不可思议地改变你的整个生活。”(埃克哈特·托利)
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信任,当与自己化敌为友,暗夜中我们便可以看见轻盈的身与心一道熠熠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