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元节,看到一句话,乐死人了,说每年农历七月半即中元节,这一天,“没有一只鸭子能飞出广西!”
中国人的光明喜气,俨然已借着“鸭子”,灵魂出窍,“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国人的精神境界,向来是亲近人世,却又避开了俗不可耐。
自古,我们的先人就不仅“每逢佳节倍思亲”,也还要“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中元节虽是中国人的“鬼节”,同样,浪漫又实惠的中国人在“人鬼情未了”的心结里,继续“一边理得清阴阳有界,一边演绎着情丝绵延”。所以,这一天虽说都是祭祀祖先,各地风俗礼节却也会略有差异,这不,广西那边就对鸭子情有独钟。
“没有一只鸭子能飞出广西”,说每年中元节,广西的鸭子们即将面临一场来自人鬼两界的联合“大屠杀”,因为节日这一天,每家每户都要杀鸭、吃鸭。市场上成百上千的鸭子们汇聚一堂,那震耳欲聋的嘎嘎声,几乎就是来自各地乡村的小家伙们,正在做着最后的悲壮的唱诗班!

为什么非要吃鸭子?说是这一天祭祀祖宗的诸多礼物,要运送到阴间,但是奈何桥下有水而没有船,所以能浮水的鸭子便成了使者。
又说,这一天,阴间的大门洞开,满街满路都是鬼,造成人间阴气太重,所以需要压压惊!而鸭子之“鸭”,音通“压”,所以吃了鸭子可以“压惊”,遇到鬼也不用怕了。
其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不惮于说鬼的,左手阴间,右手阳间,各自相安,怕什么呢?清明时节,“路上行人欲断魂”,还不一样贪杯豪饮,“借问酒家何处有”!
显然,鬼有鬼的庄重,人有人的贪欲!一边敬鬼,一边大快朵颐;活在当下,口福至上!
也就是说,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每到一程,辛劳的农人总是懂得犒劳一下自己,所谓什么节、什么庆,其实都是人为制作出来的,然后各地人们又非常善于因地制宜,灵活演绎。
比如这广西,地处南方低纬度地区,气候湿润,江河湖泊也多,比较适合养鸭。特别是每年三四月份秧苗下田后,善于精耕细作的农人,便会买一批鸭苗放进水田,借以除草捕虫。到得七八月份,鸭子正好养得膘肥体壮的,吃起来味道甚是鲜美。
所以,不过就是一季特殊的庄稼收成之后,尝鲜时节到来,恰好又遇到人鬼共庆的中元节,于是一场挟着文化情调的美食节到来了,因此,鸭子们咋能逃得脱人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