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时,有一人上书请他斥退朝臣中的邪佞小人。
于是,太宗便问他:“大臣中谁是奸佞小人呢?”那人回答说:“我远离朝堂,怎么知道谁是奸佞小人,只有陛下自己去发现。希望陛下在与群臣商议事情时,假装恼怒,去试探众人的反应,这样就能分辨出谁是奸佞小人。那些严守律法,不因你的恼怒而屈从你的人,便是直臣;那些因为畏惧你的恼怒,而不敢直谏,阿附你的意思的,便是佞臣。”
太宗说道:“这就像流水一样,君主是源头,臣下是流水,水的清浊,在源头就已经决定了。如果源头浑浊,而去要求水流清澈,那是不可能的事。现在,你让我假装恼怒去试探群臣,这是让我使诈,不诚恳啊,我又怎么能去责备臣下的忠奸呢?我要推心置腹,以至诚治天下,彼此都无猜疑才好。那些前代的帝王,像魏武帝之流,好用权谋诡诈对待臣下,我认为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以此为耻。你的这个计策虽然巧妙,但我立志要做一个胸怀坦荡的君主,是不能这样做的。”
太宗的这些话,讲出了一个君主所应该具有的德行,作为君主其德行以开明为贵,而不在于苛察,开明来自于诚心,诚心相待自然不忍欺瞒;苛察来自于猜疑,其弊端数之不尽。因而古代圣王上朝时,冠冕上的玉串遮住了眼睛以示不妄看,冕两边的一串小黄球塞住了耳朵以表示不妄听,这都是诚心对待臣下,以成就君德啊。不然,则耳朵能听到多少?眼睛能看到多少?天下的大奸大恶的人和事必然有看不见,听不着的。
太宗的诚心相待,真是后世驾驭臣下的良方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