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夏日随感之二

夏日随感之二

作者: 蓝矿 | 来源:发表于2020-07-08 17:49 被阅读0次

    人尽管在大方向上来看是理性的,但是人有理性不等于理性可以主宰一切。人生的一半思想和行为,几乎是不受理性支配的。

    人在很多时候,思想尤其是行为听命于他的情绪、惰性和惯性。

    比如理智告诉他,为了健康应该戒烟,多吃蔬果,多做运动和锻炼。但是长期养成的习惯和自身的懒惰,又使得他很付之于行动。

    比如理性告诉他,在上证指数三千点以下,由于平均市盈率跟世界上主要经济体的股市相比,已属于较低水准,买入某些优质的指数基金有大的概率获利。但是面对萎靡的股市和清淡的成交量,他最后还是被恐惧和怀疑战胜。

    人在什么时候最危险?是在什么都不想的时候,人生往往在他什么都不想的时候开始走下坡路。

    下雨,下雨,一直下到她浮出水面,一直下到地老天荒。

    建筑整齐的城市,常常看到有老年的园林工人在花坛内拔草除草。和国外一样,私家拥有花园草坪的富户也喜欢用割草机修整。似乎野草和整个人类有不共戴天之仇。实际上,对野草的歧视源自于人类早年或者手工农耕时代,对粮食和农作物的匮乏的记忆和恐惧,是物质匮乏时代的遗留。经过一代代人的遗传,这种恐惧和歧视已经刻录在人们的生理和文化基因中,成为一代人的神经反射。

    如果说,因为对农作物匮乏的恐惧而锄草还属理所当然,但是在如今现代化城市的景观花坛中锄草却有点画蛇添足,城市中多一份养眼的绿色难道不好吗?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它存在的理由,生生不息的生物圈也不能缺乏任何一个环节。而有些人总是想取代上帝的位置,任意改天换地,这不怕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吗?

    如要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年龄大于还是小于其实际年龄,或者他的内心世界是贫乏还是富有,最简便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他在跟你或他人交流时,是否多次重复同样的句子和话语,是否一经常背诵世俗流行的名词和句子,却没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意。如果张三去年遇见你说他喜欢住在高层,因为高层视野开阔,今年初遇见你也这样说,上个月遇见你再次重复,那么你就基本上可以断定,张三本人在地面上的视野并不开阔。如果李四在五年前给你讲他如何把喝醉酒的老板送回家的故事,三年前又给你讲他送喝醉酒的老板回家的故事,两年前再次提起,这次老同事聚餐,他又搬出这个故事来活跃气氛,那么你对李四的精神世界也就一目了然。如果王五半年前遇到你说A国的菜味道怎么怎么样,他二个月前遇到你又重复讲A国菜的味道,一个星期前还是在你面年复述这几句话,那么你就会知道,王五今后不会给你的精神世界带来什么激动和惊喜。心灵空洞贫乏的人常常不会觉得自己的缺陷,他们还会因此引以为豪。其中一些人就像孔乙己那样,会为自己懂得的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而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学识博大精深,灵魂出类拔萃且超凡脱俗,他们会因此四处炫耀。

    能够相伴一生,并且能让双方都不感到太大遗憾的两性关系和婚姻中,除了基本的物质条件外,气质和身体的相互吸引应该是首要的,另外同样首要的是双方对于很多重要生活和社会感受的相通。这就是所谓的三观和审美观的相似。并且感受上的相通要比身体和气质相吸更加困难一点,因为人类的灵魂,要比人类的身体更难相通。对于许多人尤其是还在为物质生活打拼挣扎,心灵世界处于浮躁和遗失中的人,希望他们有足够的设身处地之心,有跟他人的共情能力和足够的代入感等不是过于实际。即便是那些物质生活进入小康的人,他们会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一些人生根本问题,但也不一定有太多的感同身受。有时候,他们更会发出:“何不食肉糜”的天问。否则世界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主义,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矛盾和冲突,天下也早已实现大同。

    可靠的生活伴侣是知书识礼并且务实有情趣的人,而不是那些“善”不离口的人。善不是无原则的善,不是充当圣母婊,也主要不是单向的对他人的要求。它更多的是存在于自己的内心,并且流露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点滴。那些嘴上说得好听,调不离口的人只适合去市井中表演。并且一个人越是热衷于表演什么,展示什么,恰恰说明他自身缺少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夏日随感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dzc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