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半仙子 法商道商 9月11日
画龙点睛:
千载难逢的当今大时代,红尘里修才是最大的修、真正的修,万宗归一、万法归一都归到红尘里来,“无教”就是这么一种修法。天上不留一位神,西方不留一尊佛,全部投胎转世在红尘大修炼,因为当今是一个非常复杂、变化无常、不可控、不可预时代,谁能够掌控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最大的课题)?其实就已属于相当厉害之实修了。
申明:“无教”不走任何政治路线,不偏向任何人、派系、国家,只讲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人类真理、道、人性,走正义、正道;平等,自由,天性进而自然创造、创新、创作。
第一篇 开悟和“无教”之核心修法
一、2016年11月开悟的点
人之道:心道,遵心而行。当时是与一个准弟子电话,他说:他只要按照“致良知”行就可以了。放下电话之后,我去完洗手间冲入我的卧室时,“遵心而行”就来了。还“致良知”呢?何不就一个“遵心而行”更好!而这不正就是我多年来一直所秉持的四个字吗?!一下恍然大悟,对过去的状态做了一个最精典的概括。当时甚是狂喜,忽然浮现孔子所说的那句话:朝闻道,夕死矣!此刻正验证了:倘若现在我死去,也值得!
心之道。只要找到了心,那也就是可以得到任何道。这个心才是本,无论商道还是天道,乃至苦道(苦尽甘来,这就是苦道)。人道其实也就是四个字:遵(或依)心而行。随后又找到了灵魂,如同成佛说的:不生不灭。灵魂肯定就是不生不灭的。并担心自己会死去,因为这种福报确实太大了。
当然这个心是真心,只要是了真心,那么本身就已经在道里,其实就已经在跟宇宙进行连接了,只不过分为你有没这种意识,开悟前是没有这种感觉,开悟后,就会变得越来越与宇宙连接,感觉到你那个心就是在与宇宙进行连接,就是宇宙之心,故宇宙之心,哪里还有分什么善恶,去私欲等呢?故我终于明白了道家的竟然都已真心,何必还要去净,以及王阳明说的“去私欲”。这个当时我那个弟子总是说去觉察这个起念:是不是私欲时。我就说我没有这种感觉,我只知道:他是起了什么念就是,我根本无需要去私欲等。直到现在我才知:原来我一直都是“真心”,而社会上很多人其心都已经被污染了,故还是要多了一层佛家所说的:去污得净;王阳明说的:去私欲。
既然是道心,都是宇宙之心,故个个都是佛、都是道,人人皆可成为圣贤。故人人都是小宇宙,都是宇宙之小心,是小心与宇宙之大心连接,就构成了整个宇宙之体,故人人平等,这是人道的基本属性,是我们与生俱来的。
“追随内心”四字恰是禅宗精髓的体现——“一切万法,尽在自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性。”
随后一段日子又发展了:人之道三大属性(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善与恶;天性与后天努力;自由与自律。
再随后又有:针对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我提出了“意执顺然”。这个“意”比“知”更精准,而且你真到了意识层且够深的话,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行动下去,即执行是很顺然。即他们都是一个动作,是一体,其就如由内而外一样,也就是“一”。
当然开悟了之后,才开始正式修,也就有了大大小小的悟无数次,找到灵魂,得大道,永恒绽放灵魂、证道。
儒家包括王阳明仅仅只是在善恶上篇幅很大,但自由、天性是谈得少或不透彻。王阳明的学说并不究竟,这不光只我认为,还有其他大师也这么说。儒家思想未必全是道学,很有术,故具有时代局限,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道家才是真正之道学,世界之精粹。佛家在人性上说得很透,但也有其时代局限,或者说当今时代已无需去庙堂,若去仅仅是找一个安静的物理环境罢了。真正在任何巨大事项或者课题上的为胜过任何纯粹打坐或念经等。因为前者才是第一线的直接体验,后者为第二体验,即在别人的体验体悟上去猜或琢磨,想想这个所想要更费的时间心力了,故佛法对于过去农耕时代,即人想要为事的层面太少,但当今时代完全不同,即只怕你不愿意,因为我们人人头上都有一个成为世界级、成为世界级公民的压担。
我有一个信念:现代人应该要比古人强,无论哪方面,这是因为时代所决定,历史的车轮应该总是不断地在向前,同时也是因为我们已经站在了他们的肩膀上,故不要守旧。国人似乎很是傲于拿古圣人来做嚎头,满足感、虚荣心特强,以及好似神圣不可侵犯,殊不知好多糟粕不但一直在延续,而且还一直在阻碍我们,而我们却还一直沉溺其中不能自拔。
何谓传承传统文化?个人觉得不是仅仅继承、传承等等,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时,更应该是有建设地建立新文化,除非是道层面的东西,那是永不变,术层面的随时随地都会在变。
二、经过三年无数次的锤炼建立“无教”
自开悟之后,“无教”就经历过了漫长的揉捏即千锤百炼,最终才炼出这个来,或者说我个人完全已经到了与宇宙同心同炁,也就是说:意味着我基本没有任何边界,无论是思维思想心灵还是状态还是愿还是心胸,即跟宇宙一样或至少接近。也就是说我基本或完全已与宇宙连接上。当然如果说宇宙是无限的话,那么我也是,当然这其实是相对来说,绝对来说的话,宇宙也是有限的。
《心经》:照观的九个层次
第九层次
三世诸佛之母即宙心大日如来。
般若波罗密多,
此即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
是宇宙间威力最大的咒,
意思是:
我与宇宙同在,
我与大日如来同在。
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个
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个果位称为无上正真,
园顿上乘。
蓦然顿悟,
亲见无上正真当为佛。
佛祖拈花一笑,
不可说…
这就意味着由我创建的“无教”也就是这么一个范畴,即无边无际。(这是从有形或边界上来说)
无论从派系上,即灵性领域、宗教、哲学等来说,不见任何派别、任何人之名相,而是只见其实,即道,都是“一”也。
也无红尘与超俗之分,因为这本来就集于人身一体,神、人、魔都是在一个人身体里,只不过每个人所去到了这三个特性的不同程度罢了,凡夫通常没有到神识,觉悟者才到了神识;除了这个,故在红尘里来说,毕竟人都是要活在红尘,也没有什么人文包含宗教、哲学、灵性、历史、文学和科学等之分,通通这些都是一,再有二、三、万物,也就是人文都是人类通识性的知识、科学,即本身他也是一类先科学,只不过他走在前,科学研究、证明走在后而且还是一项一项地研究、证明。故从一个社会甚至世界来说,都没有什么领域之分、行业之分,即都有共性,然后才再有个性,以及只不过每个人的一生力量有限而进行各自分工罢了,即团队合作,进而才把他们表面性的分开罢了,但他们无不又是联系的,即都是一个整体,故我们能够从事其任何一个部分,但也不要忘了都要把通识类的搞通,而通识类其实无不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意识意念、起心动念,也就是哲学,更高境界说一点就是灵性、宗教等,当然这里面都会有一些糟粕,因为都是由人发现出来,故只要是人其发现或创造的都有局限,因为其生命有限。故正是因为这样,也就才有我们后人一代又一代地被接替下去的意义。如此罢了。
还有一个就是,“无教”要达到“一”或无或空的状态。(从修到的境界、维度上来说)。
否则不可能有上面的认识、认知,也就是说没有分别心而是一个整体系统的对待,就似宇宙对待所有星球一样,包括大自然,以及大自然里的任何一个生态一样,其都是其细胞或子女。这是实相,故只要达到了对这种实相的认知,当然也叫智慧,你说其能不爱、大爱、慈悲吗?如此这般,人类、世界、国家或社会都效仿他,那么哪里又还有战争斗争,所有人也就都活得那么安宁、自然、纯净而快乐,即像宇宙对待一切生灵一样,那么世界大统一可待也,而且必然也会有这么一天,要么就爆炸。
以上就是“无教”信徒之所要修、精进的境界。其不分任何派系、人名、红尘超尘、领域、行业、学科、国家、文化等等,全部都是在一起,都包容,无论善恶、对错、偏正等一切相反或相极的端,其实都是一而不是二即对立,或许此时你是错或恶,但只要是人都会犯,故更不要说有多人组织起来的企业、国家等,要给其改过的机会、时间,都没有什么大不了,一切该要怎样的自然而然地会进行到怎样,即有定数天数,而我们夹在其中,活在其中,只要做好自己该要做好的角色、本分、以及所竭能即可,即“无教”都是统一看待,分类因材施教、导向等等,以及也在社会各个领域所为、所作为,为国家或社会、为世界或人类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足矣!
故以上所说的其实就是“大融合”。当前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到了“大融合”之时代,客观上或物理上是信息把我们世界连在了一起,但心要达到一起,心要无分别或者说认为都是一,这个才是我们当下时代人所面临的真正或最大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人都要修向神识,唯有神识才能够驾驭得了这么多东西,即信息时代带来给我们人人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庞大或者说全能型,故本身这么一个异常大、难的课题也就决定了自此时代都是在红尘里修,或者说红尘里才是最大真正的修,至少其都是主流。故“无教”也就是这么诞生,创教人完全在红尘里完全自修自得而上道、得道,乃至快成道等等,永无止境。故把其亲身经历形成法而说出来,让更多人也能够按照此路进行。其修得的法就是“文盲修”,以及修得之后再“修鸣”。
以上是整个“无教”传法之核心。
一旦一个人主动或被动地划分成边派或者说站队,这是太不应该。事实上那就也已等于麻烦事上心,或者说就会越来越愚昧、因为局限而愚昧无知,也就是等于再去向无知领域探索,进而失去更进一步探索事物的真理实相。本来还是有很大可能或希望的,但却是因为主动或被动的划分边派而越来越地自掘坟墓。
故我以及我创办的“无教”不会给任何人、任何国家、文化、民族等划分边派,事实上我都是先把其容忍进来,然后我们可以一起进行讲理或探讨,不要一时半时就下定论你错或我对。只要是为了真理,实相,你说服我了都没有关系,我服且马上改变。因为只要我还是人,就会有无知愚昧,那么我干嘛不去要经得起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文化的质疑,推敲甚至反对呢?!都没有关系,只要你还有声音还有反对,但就怕你什么也没有。事实上,我或“无教”也只有放到人群中去任何一个地方去,即经得起任何锤炼,那么这样的一种思想灵魂才是真正的灵魂,以及人民才心甘情愿地服,这个才是我或“无教”的立足方式。
故我还是“无教”才是真正的开放,因为心的开放,允许任何一种言论置评、反驳、攻击,无所谓,难道我还在乎这个?
“无教”的不同,或者说与任何派系即宗教、灵性导师、哲学的不同,其就在红尘里为(积累各种各样的道资)、修(提升境界、维度,开悟,再修)、修为(证道、穷道),始终没有离开红尘,始终也没有不强调在红尘里为,而且还强调唯有最大的为本身就是修,或者说为潜修提供了更好的道资。对,一定要有一个潜修期,即闭关期,否则就算你已经达到了很深的程度或者说上了道很久,但未必就是等于真正的开悟。而只要上了道,那么何不再系统的潜修?并还能形成自己的体验学说,即更加地在事上为的如虎添翼。历史上的王阳明、太虚等都是经历过了几年的磨难或潜修。
三、何谓“文盲修”和“修鸣”
1、文盲修,就是不读书、没有任何师傅、也没在任何派系之下等等而修得,无论是积累道资还是潜修,都不喜欢读书,而是有一句话:读书不如读自己。以及潜修期纯粹的主要以“冥想”为主。如此这般,不是也又与佛陀老子的冥想、坐忘又遇上了吧!真理、道都是如此,唯有与经典、先圣同归了,才算得上真修到了,即表面看起来不一样,事实上完全是一样的,只要你再去想、冥想,就能够把这种“归”说出来,感悟得出来。
举例:
1)、就算这三年我也没有看过什么书,一本完整的书都没有,只有传习录,因为当时那个准弟子是在跟王阳明修,而且还是他送过我的,故我也就不得不已要看了。我就是用那么一两天的时间看完,大略翻了一下,并且还做了一些备注。因为其并没怎么提起我的兴趣,以及觉得其里罗里吧嗦或者说语境即心境并不高,或者说咀嚼得并不是那么有味或者说感觉是一种享受,故我何必又在此上浪费时间呢?!
但道教、佛教的东西甚至包括儒家的东西也不一样,道教的东西基本就是如:一行流水,顺然,直接给你感觉流下去的就是。故他的东西,我一看也可以注出自己的解释,而且已经注解过一段,在我的一篇文章里有。佛教的东西,你看就如捏花一笑,或者看后意犹未尽,即还有未完的地方,即你还是有这种感觉。就算儒家的东西也不错,我也有自己的解释,但他与释道比还是低了一个级别。
那么我这三年怎么过来的呢?!几乎花了所有的时间心力在上还不够,这种境况或者说利用时间、心力之度只会是越来越甚,因为越来越接近宇宙之态直到达到(其实今年我基本已经达到了)。但任何都是循序渐进或者说一步一步精进。
我完全就是来自于我的意识,潜意识里面的东西,都是因为冥想出来。或许一开始的都是意识、潜意识的东西,最后才到深沉潜意识乃至到了最终究竟层,或者说第八识阿赖耶识的最底层,即种子(这里我跟有些人理解的不一样,或者说我与另一些人又一样,种子宁愿把其称为第九识,故我称其为第八识的最底层)
“第八阿赖耶识,譬如是大海,而前面的七识,就是海水所起的浪涛。浪涛绝不孤起,必由风之吹动。识亦不孤起,必待境而生。以唯识学的道理来看,不论是中国外国,黄种人白种人,任何朝代的风气,所影响的人心及产生的各种文化,更可以证明“境风吹识浪”的道理。风浪(境识)互为因果,相续生灭,所以识海,弥失其湛寂之相。如以静坐而言,就算你定得再好,充其量是回复到阿赖耶识本体的一面,那还是无明的根本。必定要打破阿赖耶识,证到真如光明的一面,才算是“道”。” ----南怀瑾
这里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对,确实还是要冲破阿赖耶识,故我才说是阿赖耶识的最底层,若还没达到这一最底层,那还是未明或究竟,虽然也仅仅只是薄薄的一层了,但感觉上境界上差悬殊呢!所以我也能够判断一个人修行能够真修到怎样。等等,这个话题另起文再续。
到了此时,就只要仅管接住就是,即自然而然地就会流出来。
故我讲的东西全部都是来源我自己,即本自具足。如何来的?就是因为我没钱学习,不像那么多老板一样,因为我是打工的,故只有在实践中一个又一个地学,即战胜或挑战一个又一个的不可能而达到、做到,这个就是学。真正的学,因为我们体内自然而然就有这个答案,而你没有,只不过你没去挖或挖得不深罢了!这个也就是松下幸之助说的:无依则活,有一则生。
自己的体验体悟而不是先圣的,但有引用他们的话,这是因为不是学,而是鸣,即引起共鸣。故我几乎就是不学,但就是明,引起共鸣(修鸣)。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三个月基本就通了儒释道之由。这是因为我境界到了,自然而然地就会遇到他们,故我就都是碰和查学,如果你一定要说我是学,那么也是我已有80%以上自己的话,然后再加上他们的话,即高大上而又有权威,如此罢了!
当然儒释道的东西并不是说我所有文字都看过,这不需要,只需要了解其核心就是了,故只要你的境界到了,一切也就通了,不过阅读起来快,而且还会有自己的解读。当然这个留在日后慢慢地去全解读。
“天下惟此事,父不能传之子,父不能传子,师不能传徒,此道只能自求”,是一条力行之路。
2)、那么以前我就更不学了。就算我以前的策划和营销所看的书,也是一个入门的东西罢了,一旦进了去,就再也没有看过那些书了,因为我都可以写书了,以自己的策划、营销体验。
文盲修正好对应于了历史上的反智论。“反智论”不但可以用来试图解读禅宗,其实更加的适用于解读老子等等的思想。例如:
1)、菩提只向心觅。禅宗反智识主义至此真正发端。据《坛经》"我心即佛"或"本心是佛,佛即本心"即说是人如果认识到了本心,发现真性,就自然成了佛道。在这里,诵读,戒律,禁欲皆可不要。甚至不识字也不成为能否成佛的障碍!
2)、明中叶之际,"文成(王阳明)以绝世之资,唱其心说,鼓动海内"
此都是由"致良知""我心即佛"所衍生的东西,在中国历史上反智识主义气氛最浓重的明朝,上述现象的出现毫不为奇。禅宗信徒完全抛弃了佛教的传统,以追求极端的个人主义为目标,掀起了思想界的层层异潮,称之为"狂禅"。
3)、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家,法家的反智识主义气氛最为浓厚。
尤以道家对禅宗影响最大,翻开老子《道德经》,关于反智识主义的例子不胜枚举:"绝圣弃知,民利百倍""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吾言易知也,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
虽然道家的反智识主义集中在自然层面和政治层面,对于佛教关注的心性层面涉及很少,"但禅宗把反智识主义从自然层面统一到了"宇宙精神"和"自家精神"。它把老子的"道"转化成一种不可言说,无所执著,只可体悟的内在精神。"
然佛理如何而的?光凭几句话布道,仍还不够。六祖慧能又提出了"顿悟"。"本心是佛,佛即本心"。要觉悟,何必绕大弯子,每日坐禅,诵读实在太麻烦了,只要只指本心不就行了吗?每人都有佛心,"若起真正般若关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心,一悟即至佛。"
故我也提出了:修鸣。
此时也就如梁冬写过一篇文的其中进行摘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和思的前提是,你已经深入生活,并且在实践了。......
这位朋友停顿了一下说:“我的学习和思考,其实有一个基础,这都是通过我在市场上真正地进行了大量的买卖,把我的资金分成了若干个板块之后,并且倒推很多过往的业绩才得出来的。”
还有孔子的一句话:时而时习之。我们从小到大对这句话的理解就是:常常温习(课本知识)。应该是这样,因为孔子也是读书人,他才不可能有太多实践呢!这对我们一些需要记住的知识是ok的,但对于解决问题就不行。故我还是比较赞成美国以实践性教育为主。
其实梁冬在这里还是没有想明、说透彻,我想把我的体验在这里确定地说一下:
你要知道,很多学者终生都没有提出自己的东西,哪怕出多少书,那也是别人的,最多就是在里面惨杂了自己的一些观点见解罢了!但绝对不是原创或者说自身的亲自发现即亲证,即这种建立在以书即别人思想上的基础上的书或者说言论,与完全没在别人的书的基础上而发现的理论,这是完全不同或者说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后者就是从“无”而来,也就是找到了自己的本自具足而挖掘出来,然后再与先圣的发现形成了“共鸣”罢了,而不是在他们即先圣的基础上再想出一点来,即纯粹就是一种理解。故这个不是发现或创造,而仅仅是一种加工、加工罢了!
是的,对,我必须得提出这个,这个不同的方向或者说程度之别人。也就是我所说的:文盲修(先且占80%)+修鸣(后且占20%)之由,且必须注意这个先后次序和比例,尽管修鸣的20%也是无量的。我永远、永远地都会是这么的一个坚持。这也就是“无教”的核心修法,任何一个人都是得这样,否则他的天性不能真正的找出来,其学说或成绩仅仅只是别人的复读机或者说加工器罢了!但俺绝对不做这个,即必须得原创或者说发现,而美国的教育其实无不都是这样,真正的教育无不都是这样(这里还会另起文详叙,关于“无教”修法无不与美国的文化、教育等是那么样地相似,而且就是以我过来的亲身经验来体证的)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矣,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言有宗,事有君】
“言有宗”,即有本始、有根柢(dǐ)、有道理之言。天理在人本性中,人人本具有,是后天不学而所有的天良之知,谓之“言有宗”。
“宗”就是大道之根,是自然宇宙的本源核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话要有根据,处世要合道理”。惟言有宗,才能近取诸身,日用万事,处世应物,其言未有不善者,未有不合道性者。
“事有君”,君者,主宰事物之理也。即万事之主,万法之尊。在人则为心,为不学而所能之良能,谓之“君”。事若有君,则能窥见其隐微之机,行其当行,其事皆善。太上之言,言无瑕疵,言通天地之至理,达古今之道,简易平实,有本有物,故言之所以有宗。太上所行之事,无有执迹,考诸上古而不悖,反观当今而不疑。坦然直行,为法为则,是天下万物万事之君主。文中“言有宗,事有君”,其义盖如此。
“甚易知”者,是太上说我所言之理,都是人心中本有的天然之理。“甚易行”者,是说我所论的道,都是人们日日在行、事事在用的平常之理,所以易知易行。不管你懂与不懂,信与不信,每个人都在道的恩惠滋养中,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在道的规律中运行,只不过是在顺与逆中被动地受用而已。故曰“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夫唯无知”,对于大道而言,世人皆远离已久,无明无知,昏昏茫茫。这种无知之病,是因为世人长期处于后天状态,只相信耳目见闻为实,耳目所见之外皆为虚。所以对耳目不可见、不可闻的外部事物,对于宇宙间客观存在的自然规律,皆不能知、不能见,故而采取不承认主义。这正是世人的偏知之处。
世人长期执于耳目之偏,以后天智识之曲,以被贪欲蒙蔽污染了的人心,去认知天下人事物,故而往往离道甚远。因为长期丧失了真性本灵之明,丢失了先天智慧之聪,故所知者皆是人欲之私,皆是诈巧之术。而对于宇宙大真理,对于自然大道的规律,对于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却是茫然无知,这才是真正的无知。
半仙子评论:
1、2018年9月7日写:自己现在才是正式感觉进入到了整个内存内显,即似整个海洋(当然从开悟后循序渐进地进入,最终汇成整个海洋),而以前即还是凡夫时一直都还是在外层外显(凡夫都是在这一层),其仅仅还只是波浪,乃至包括8月份之前,正式这个9月份才真正完全地进入内存,内存(沉)人生。殊不知内存(层)人生跟我们外层人生完全是不一样的,那个才是进入到了真正的海洋,外显外层人生仅仅还只是一点点海浪罢了。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我现在已经是到了内在的一个世界,以前都是活在外部的一个世界,其完全就是不一样的。外部指的就是后天智识,就是耳目之识,现在内在知识或者说内沉就是持有了宇宙大真理、大自然大道规律、人之道人之性等。
2、儒家就是诈取之术,孔子还根本不懂道,他仅仅是知识渊博罢了!另文述。
道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五千言,是站在高维空间,观察万事万物,构筑了一个宏大而严密的宇宙万象的结构模式、运行规律与哲学体系。从“常道”到“非常道”,特别是对“非常道”——道学系统,从人到宇宙,从物质到精神,在无数个层次范围内的显隐物质,无论看得见看不见,它都一概包括其中,而且层次井然有序。
“一阴一阳谓之道。”道家的哲学观,是“隐显同观”、“阴阳共论”的整体学说。现代哲学所论的物质,其实也是分阴分阳。一般物质为阴,精神物质为阳,精神与物质两种阴阳的特性,既对立又统一地存在于万物万事中。
半仙子评论:超俗和世俗或者说自然性和社会性8:2,你看现在中国政府干涉企业少了吧!故现在是创业的最好时机;自己知识或体验和别人的知识8:2,这也是符合一阴一阳或内外结合,那种六祖的纯“反智识”也不行,纯读书也不行。全超俗、去物欲、去社会性也不行,佛陀就是创立这个(当然他说不是,但不在红尘里谋生和发展,其实就已经是);全世俗也不行,即凡就迷。我相信宇宙下放我们到地球,要找到本心,也就是只管炁的运转,然后上面生长什么就生长什么,但那是要你已训练得很有素了才行。这个其实就是一种惯性,故你再也不需要禁什么,自然就会达到一种条件反射,一旦物欲、世俗、社会性超过20%的话,即你内心会让自己停下来,始终保持80%的自然定性,即此时叫做自我约束但不是禁。佛陀创建佛教一是为了杜绝这种“物欲、社会性”(在潜修阶段确实要做到这样,但我采取的不是禁,而是任务量太大了,根本顾不得了其他任何一切,但一旦过了不需要,即修成了之后),从物理环境上隔绝;从物欲上禁止,这其实是违法了“中成极反律”。你看炁的运转哪里需要禁止的吗?流着去就是了,也就是说:只要你一心仍然在关注你的内心上,外在外欲等干扰不了你,因为你内在的场太大了,大到了遮盖住这个外在和物欲。这个其实是实相。也就是说马斯洛所说的人的需求几大论,我们都需要,也就是都要平衡而不是哪个方面过或不足,当然这是要修到一定时才能达到这种境界。这是我提出来的修行观点。
当然我们有时会偏离阴、有时会偏离阳,在成就每一边时,这是不可避免的。就如算在世俗里修行也是一样,你真正要得道、成道的时候,你必然得经历相当长的一段日子,即完全潜伏,就如你不是身在寺庙或森林但还胜过于在寺庙、森林,否则很难。你以为就王阳明那些工作中修行,他也是来自于禅宗,禅宗那些修行,这些都是局部可以或者说试着去做可以,也就是入门前戏吧,但真正开悟还是不行。故那就看你想要修到什么程度罗?也就是说禅宗、王阳明这些人世间修行法,是普罗大众或者说大众化,这是可以的,因为大众也不一定要开悟,不一定要大修。
故我们也是可以这么去做,但会告诉你,这很难开悟(开悟可遇不可求,除了积累够道资,还要境遇),但在一点一点的积累,不过我们更着重地要你从身体开始训练起先,然后再是心,去关注心、觉察心,慢慢来。毕竟这些浅的修行,对我们日常老百姓、普通工作者也就够了。毕竟不需要人人大修、大开悟,那是不可能的。
个人微号:h641745530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微信联系!图片整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