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录于[得到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课程
我们都追求快乐,但为什么快乐无法持久?到底是生理还是心理因素在决定着我们的快乐?
在今天的内容中,你会了解:
1、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感知外界刺激的?
2、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快乐无法持久?
3、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更快乐?
《鹦鹉螺》3月15日更新
文章:Why it’s impossible to always be happy
作者:Indira M. Raman
知识清单:| 为什么人不能永远快乐
今天我们来讲《鹦鹉螺》杂志的文章,《为什么人不能永远快乐》,Why it’s impossible to always be happy。这篇文章的作者因迪拉·拉曼是美国西北大学的神经生物学教授。耶鲁大学出版社和一些研究智库都转载了这篇文章。说到我们的生活,追求和享受快乐,是一种很本能的行为,比如我们会追求舒适感、满足感、安全感,哪怕只是温暖的感觉或者玩游戏的爽快,本质上都是在寻求快乐,但是快乐却又很难延续。王尔德曾经说过一句话:“世界上有两种痛苦,追求不到你想要的和得到了你想要的。”其实就是说,快乐并不是一个能持续的常态。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快乐无法延续?到底是什么机制在起作用,是心理因素还是生理本能决定的?我先把拉曼教授的结论告诉你,快乐之所以无法延续,是生理机制决定的。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看看,拉曼教授是如何从脑科学的角度解释这个结论的,以及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快乐。
| 大脑里的那点事儿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脑的运作过程,这里会涉及一些术语和专有名词,我尽量用简单的方式说明白。拉曼教授说,我们大脑的基本运作步骤,是先感知事物,然后评估,在评估的基础上做出对应的行动,这三个步骤叫做perceiving、evaluating、doing。你可以把这三个步骤理解为计算机的输入、计算、再输出的过程,而要完成这些步骤,得依靠神经系统的电信号传导。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外界的刺激被我们的身体器官,像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接受,这些器官上都有感受细胞,感受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微小的蛋白质分子,叫转导蛋白质,转导蛋白质把外界的物理刺激,像光、声音、化学物质或者冷热的感觉,通过建立离子通道,传导电信号的方式,来让我们最终感受到,这个过程相当于电脑把指令翻译成了0和1。
这里面起作用的关键是钠离子和钾离子,当外界刺激产生的时候,钠离子进入离子通道,会激活更多的电信号,我们感应刺激主要是为了感受外界的变化,但是如果这种信号一直持续,对我们人体而言是不利的。你想想看,人受了伤一直疼,没有减轻疼痛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所以,当外界刺激过强的时候,钾离子从离子通道离开,来减少电信号,就是这两种离子的进出多少,调节着电信号的多少,最终决定了我们对外界的刺激感受是强还是弱。拉曼教授说,几乎所有的转导蛋白质,在受到刺激的时候都会产生变化,但是如果某种刺激一直持续,许多转导蛋白质就会关闭离子通道,相当于停止了翻译工作,而这个过程被称为adaptation,也就是我们关键词里的“适应”。
这个过程其实我们很熟悉,比如我们从一个明亮的地方走进一个昏暗的屋子,一开始你会觉得,怎么这么暗啊!但过一会儿你就适应了,不觉得有多暗了。只有当你再次走到阳光下的时候,才会意识到刚才的屋子有多黑,或者是感觉到阳光底下有多亮堂。同样的道理,刚走进餐馆会闻到扑面而来的食物味道,但是呆一会儿就习惯了。一个人在家里呆久了,也会习惯各种电器发出的嗡嗡的电流声。这些例子都说明,只要不是令人极度不舒服的东西,只需要很短的一段时间,无论是气味、光线、声音都不再会引起我们的关注了,也就是我们说的习以为常了。而对于变化的敏感和对于常规的习惯,并不仅仅停留在感知层面。在我们大脑里也是一样的运行机制,我们会很快习惯某种刺激,比如一种药吃多了,会产生耐药性;辛辣的食物吃多了,也会慢慢习惯; 瘾君子不断加大毒品的用量也是这个原因,外界刺激不够了嘛。 那为什么我们的大脑会这样运作呢?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这是有特别重要的优势的。
关键词:感受细胞、转导蛋白、电信号、离子通道、钾钠离子
人体感知外界信息的机制:器官→感受细胞→传导蛋白质→刺激→建立离子通道→电信号→入脑感知。这个信息输入机制,钾和钠这两种物质起到了很重要的调节强度的功能。
在这之前,我对adaptation的理解是神经元受刺激会慢慢适应,造就了欲擒故纵的底层机理。但这里研究了再深入一层的微观世界:感受细胞中的转导蛋白质接收到的刺激,通过离子通道传导电信号时具体的钠钾离子进出数量调节来达到适应。
「联想」
1、其实和所有电子数码设备的输入部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所以未来人工智能普及的时代,人脑的非线性思考创造过程才是人唯一的核心存在价值。
2、要做舒适区外的事,大脑神经元或意识认知细胞必然会在开始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感觉到不适(如被刺痛),但经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所谓的认知升级就是感知细胞的转导蛋白质关闭了离子通道,这时才是知识入脑的状态。
| 生物的理性选择
其实不只是人,很多动物都是这样的,比如说有一种动物叫海蜗牛,当被轻轻触碰的时候,它的腮会闭上,但如果一直不断地保持轻微,却无害的触碰,海蜗牛就习惯了,腮就不闭合了。事实上,包括人类在内的大多数动物,都很擅长预测某些外界刺激带来的感受,大脑会释放相反的信号来直接抵消掉这些刺激。这就导致除非出现了跟预测不同的刺激,否则我们根本就注意不到,到底发生了什么。这种对于固定的、熟悉的、可预测的、无害的结果,习以为常的能力,在进化上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节省能量,去注意那些真正值得注意的刺激。想象一下,如果轻微的刺激总是会引起我们的注意,那么我们就会一直注意到衣物触碰皮肤的感觉,或者是家里某种洗衣粉散发出来的味道,反而会注意不到那些真正值得注意的外界刺激,比如有人拍了我们的肩膀,或者煤气泄漏的味道。
拉曼教授说,那些我们已经知道的感觉,没必要浪费能量来进行信号传导,只有那些真正重要的信息,才值得花费能量,开启离子通道来产生电信号。其实,说到这里你应该已经明白了,快乐这件事为什么无法持续了,因为对于外界刺激的习以为常,是一种生理本能,快乐作为一种感受,也必然符合这个规律。知道这点之后,我们就不必再费心思,试图去留住快乐的感觉了,因为根本就是徒劳的。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快乐产生的机制,也就有了制造出快乐的方法。
关键词:抵消刺激、注意力释放
将随意反应练习成自主反应,如开车和骑车都是经典例子。学习效果的衡量标准就是要达到知识点的触动反应从耗能变为反射。新知识点的初次接触肯定不能入脑,过脑几次后和其他神经元产生新的连接组才叫学到脑。要冲出舒适区,就是要突破刺激抵消的生理机制,开启离子通道,释放自己的潜在能量。
| 如何获得快乐
从人脑的感受机制中,我们明白了,再强的刺激也会在我们的感受中逐渐降低。但是外界刺激的改变会造成感受的改变,特别是上一个刺激的感受,会成为下一个刺激的参考对象。比如用老鼠进行的实验里,饥饿的老鼠不管什么东西都吃,但是吃饱的老鼠,只会对可口的食物感兴趣,因为之前的经验决定了下一段经验的感受。拉曼教授说,其实,the secret to happiness may be unhappiness.通往快乐的秘诀藏在不快乐之中。这不是说让你没事找事,自讨苦吃,但是的确,只有经历过寒冷,才会感受到温暖,体尝过饥饿,才知道食物的美味,有过跌落谷底的绝望,才会觉得成功的感受是如此的美好。最后,拉曼教授有一句很精辟的总结:人类对事物的感知,不是通过它们本身的绝对价值,而是通过与之前经验的比较来得到的。
关键词:否极泰来
1、预期管理的生物学基理,任何消费心理学都可以追溯到这类生物学底层内核。
2、人生中所遇到的一切伤痛和磨砺,都是未来强大快乐的铺垫,只要能将痛苦转化为改变人生的核动力,任何经历都将是我的原料。
3、对一段旅程的体验与感受,并不取决于行程的内容,而是决定于每个团友以往旅程经验的起点。初恋之所以深刻是因为没有过往经验做对比,所以没有更好的参照系。
读完今天这篇文章,我自己有两个感受,首先,快乐不能延续挺好的,因为如果快乐可以无限延续,那么意味着痛苦也是挥之不去的了,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儿。其次,我们经常说要走出舒适圈,结合这篇文章,舒适圈就是一种习以为常的状态,也许走出去,我们先遇到的刺激是不舒服的,但是克服之后获得的快乐感受会更强烈。从这角度来看,那些敢于挑战的人,才是特别快乐的人吧。
本期金句:
人类对事物的感知,不是通过它们本身的绝对价值,而是通过与之前经验的比较来得到的。——《鹦鹉螺》
We perceive things not by their absolute value but by their contrast to what came before. —— Nautilus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