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追寻记忆的痕迹》

读《追寻记忆的痕迹》

作者: 林荫大道东 | 来源:发表于2020-02-14 11:21 被阅读0次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诺奖的主埃里克·坎德里的自传《追寻记忆的痕迹》,中途很多次想不读,还是坚持下来了。其实就是这样,半略读,半精读,你一定可以读完的。

    沉浸在他的书籍,有种忘记时间的感觉,他所描写的奥地利维也纳的生活让人神往,是否真的去他所说,是个“小巴黎”,充满着学术自由,言论开放,景色迷人的画面。

    讲了他们一家作为犹太人,被希特勒纳粹党迫害,逃亡的故事。又惊叹于埃里克父母惊人的赚钱能力,逃到纽约,白手起家从工人做起,照样能够富起来。这就是有头脑的人的人生吧!他们父母最得力的品质就是为人正直,守信,然后敬业。

    这些品质也是他们家得以在奥地利乱世中申请到去美国的船票。拯救他们一家人。

    埃里克自己也是厉害,他作为犹太人,9岁到了美国,快速的学会了英语,并且阅读英语书籍,后面又向祖父学习希伯来语。

    成年后在和他人交往上,里尔克也是十分开放。和女友的父母探讨学术,不断请教学习。然后他这种开放探讨的性格也让他遇到了很多的贵人,帮助他一路在学术上前进。很多时候埃里克提出的实验目标都是比较不切实际的,但是在众多老师的指导下,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最后选择了合适自己的大脑神经认知模式来研究。

    在遇到人脑过于复杂,难以打开一个切口来研究时,他选择了简单的多细胞生物海兔来研究,不同于其他同事的猫,鼠等有脊椎生物的研究,他针对海兔鳃的反应来研究大脑神经系统的反应,最终证实了他这种简化的程序是有用的。

    如果看完一部书,记住了某一些内容,那么你的大脑一定新增了许多的突触,让你更好的记忆知识。突触越多记忆的知识量越丰富。这就是大脑神经科学带来的启发。

    作者也不断的和自己的心魔和解,纳粹迫害犹太人,他们一家逃过了水晶之夜,但他还是记忆深刻,自己犹太人的身份常被人带有偏见色彩看待。他也尽量用自己的力量去为他们发声。

    最后故事呈现了作者一家,以及他遇到的很多个人的经历,也介绍了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追寻记忆的痕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dd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