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有好多话想说。
天空晴朗的时候,秋光甚好,思绪便就学会着沉默。
阴天覆盖城野的时候,秋悲一层层铺盖而来,一切都被缄口了。 我依旧不喜欢秋天。
确切一点,我不喜欢秋天里阴雨日。 大概我是一个极易被天气影响的人。还是太过于主观性。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能够确定到底是悲秋还是秋悲。
所以日子才会像海面上的漂流瓶,像是在流浪,又像是在享受自由。 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海浪滔滔。
慢慢浮游,慢慢经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内心开始渐渐选择了简单。 也许生活终究过于复杂,而简化的一种是因为无能为力。因为做不到,所以不会去思考,不会去计划;因为忙碌,所以索性选择被占据;因为未知,所以让生活的一切都苟于现在。
这并不是什么乐观主义者,恰恰相反,这只是自我的一种闪躲。
如果可以,我想总会有人选择想要逃逸现在,选择不合群。
独自行走,又有何未尝不可。
从内心而言,我佩服那些真正的隐士。那是一种真正的放下与博大。 而古往今来,大部人只是将隐居避世作为一种人生的退路。那不是他们的选择,那只是他们的无力而为。在现实与理想之间,他们总是在徘徊。当理想撑不起现实的时候,他们开始选择了隐居。可是,那不是真正的隐居,三仕三隐只是犹豫不决的后果,并不是他人生的正果。
内心有多明净,有多平息,才能够放下所有,只寄游于纯粹的山水天地之间。
但远离尘世的又不该只有一个住处,心的远方或许才是最初的归宿。
发生在秋天的故事好像特别多。想法又总是很凌乱。
它一会是余秀华田地里的那棵稗子,卑微又不安。
它一会又是王小波空中的那朵云,总让人捉摸不定。
就像自己,喜欢没有规律的生活,但又偏爱整齐一致的事物;喜欢随性的日子,但又喜欢自我世界里的规矩。
一切,不是妙不可言,那又会是什么呢?
写在文末的话: 其实开篇的方式不是这样的。 我的记录动机不是悲秋,恰恰相反,是想捕捉住黯淡中的那束秋光。 它也许是被昨天遗落了,又或者是属于未到来的明天,以至于我的今天没有因它改变。但它,影响了我的今日。
篇末附上它。

我的女孩
她站在我的身侧 一言不发
嘈杂的空间吃掉所有的问候
唯独让心事 逃离了现场
我和她 只属于我们
开场白早已看出一切的端倪
难过在心事的丘上高举旗帜
我分明看见
水滴摇落而下
“我的信被扫走了……你回给我的”
女孩移平山丘
缓慢铺开言语
留在眼里的垂泪
是她童稚真诚的面纱
也是我 心口到场的感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