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

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

作者: 易福 | 来源:发表于2023-01-28 22:16 被阅读0次

今天学习《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强调道在前而德在后,顺序不能颠倒,一切才能顺理成章。我们不能用现在“道德”这个词来理解《道德经》里的“道”和“德”这两个字,否则就太局限了。

《道德经》八十一章,第一和第二章是门户打开这两扇门,就可以登堂入室了。希望我这次能把这本书好好的看完。

第二章讲的是世界运动的规律,以及我们按照这个规律来认识事物的方式方法。“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是第二章的主要内容。

世界上很多的事物有正必有反,有黑必有白,这两者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在它们的对立之中才能形成一个相辅相成,运动变化与发展。

有位七年级的学生,暑假看了一部士兵突击的电视剧,励志长大要当兵。他家三代单传,于是家里人都慌了,不许当兵!于是家里的气氛把孩子搞的厌学,不想上学了。这就是家长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仅仅局限于当下。

老子说: 圣人行事,顺乎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我们借鉴圣人的智慧,教育孩子的时候,敬畏生命的成长,顺应孩子成长的规律。从自我成长开始,身教重于言教,要知行合一,言行一致。

敬畏规律,同时尊重规则。观察孩子的行为底线,制定出能达到的行为规则,最基本的规则,比如早上一定得吃早餐;放学后早点回家;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在规则的执行过程中,家长首先温和坚定。

有位家长说,跟孩子一起把规则制定好了。前几天孩子执行的挺好,有一天晚上10点睡觉的时候,孩子突然想起来有一项作业还没有写,就爬起来去写作业,妈妈在一旁阻拦着,这都洗漱好了,早点儿睡吧,明天起来再写,于是孩子第一次犯规。这就是执行规则,不是孩子先放弃了,是我们大人放弃了。

我们教育孩子想做好有为的事情,得从反面把这个事情认识的更清楚,处无为之事,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从诸葛亮的领导方法,怎么打仗?可以思考一下。

诸葛亮指挥打仗,不提前和将士们商量,也不告诉大家怎么打。领兵之前给你个锦囊,不许看,到时候再打开。结果每个人把那个锦囊打开的时候,都是一句话,丞相此计大妙!别人都不用动脑子,再也没人动脑子了,就诸葛亮一个人事无巨细的操心,真有为,全掌握在自己手上,最后也没有培养锻炼出一个有为的将军。

以史为鉴。平常给孩子压担子,让他承担责任,独挡一面,让他练出生活能力。比如:家里这个菜只有孩子做的最好吃,离开孩子那不行。孩子最初也不确定他能否做好,但他想试试,父母就要给他机会让试,而且要多夸,“孩子,你做饭就是不一样,你干啥都有模有样的,这炒起菜来像大厨,不光味道好,颜色搭配也好,你这道菜比我做的都好吃……。”

所以,世间万物,都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前行,当下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有不开心不好的事情,一定要找到积极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刻意改变孩子的生命轨迹,一点点推动孩子的觉醒,给他希望和方向,这才是家长最应该做的事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eu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