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文心》不只谈“文”心,也谈教育之心!

《文心》不只谈“文”心,也谈教育之心!

作者: 耔墨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20:04 被阅读17次

               《文心》不只谈“文”心,也谈教育之心!

拿到《文心》这本书,首先关注到的是封皮的作者介绍。其他的书,动辄一二百字的作者简介,这本书的介绍却很简单。

夏丏尊:(1886——1946)浙江绍兴上虞人。著名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

叶圣陶:(1894——1988)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社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短短的几句介绍,无需多说,就使这本书拥有了很强大的说服力。无他,只因名副其实。这本书打开来看,一点也不会失望。

01、

首先,《文心》之“文”,我们可以理解为“读文章”“写文章”,而“心”可以取“方法”之意。它是一本关于“读写方法”的书。

本书用叙事的方法,以民国时期乐华、大文、惠修、锦华、志青等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为背景,讲解关于语文的知识。全书共32个题目,也就有32个知识,包括:如何写读书笔记、写文章的方法、文章中常出现的语病、诗与词的学习、修辞与风格等等,囊括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方面面。

本书当中对于作文的讲解尤其新颖。书中的主人公王先生讲到,“作文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点缀。”并且“在实际应用上,一篇文字的题目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题目的大部分作用在便于称说,并没什么了不起的关系。”这些见解无论是对于求学的学生,还是对学习写作的社会人士,都是极有帮助的。

02、

其次,因为《文心》讲解语文知识是将其贯穿在故事中的,两位作者又是知名的教育家,所以,吸引我的除了两位作者的谆谆讲解外,还有文章中师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

书中身为教师的王先生、李先生,每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时都会详细耐心的解答,即使不是本学科的知识,也能信手拈来。比如,绘画教师李先生,当学生在他的画室里看到一副睡美人图画时,李先生便取出《词选》来让大家看,第一首是《菩萨蛮·温庭筠》,李先生便就着这首词讲解了关于词的构造、词的内容、词与画的不同点的知识;第二首《菩萨蛮·辛弃疾》,结合它讲解了词的学习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作者的经历来理解。

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是很有启发的,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同时精通绘画;英语教师,语文功底也很不错;地理老师,对地图了熟于心。这样不只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对其他与之密切相关的学科也很在行,那么,无论是对教师自己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

03、

当然,除了老师该如何做好老师,书中还渗透了家长应如何教育孩子,做好家长。周枚叔对周乐华,不仅在学习上给予帮助,为他答疑解惑,消除问题,在生活上同样给予了指明灯级别的帮助。

周乐华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辍学,对于爱学好学的周乐华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当他为此抹泪伤心时,她的父亲说了一句话,“真要求学的人,是不一定要进学校的”,这句话使他在迷雾中看到了一条希望的路。他也从此接受了不能再上学的事实。

正是父亲符合时宜的开导,才让儿子拨开云雾见明月。

04、

任何一个时代的父母,都常常困惑于该如何教育孩子,怎样教育才是正确的?或许枚叔的教育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近日微博上有一则乐嘉送女儿灵儿进少林寺的消息,不少网友对其讨伐,指责其虎爸式的教育方式不可取,要求其给予灵儿正常人的生活。言辞之间充满了担忧!

可是,有谁又能说乐嘉的教育方式不对呢?他在带灵儿徒步穿过沙漠时就曾写下这样的话:

可见,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灵儿能有毅力,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难道这不比“小皇帝”“小公举”更能适应生存环境吗?

而且灵儿本人也很喜欢跟着爸爸徒步沙漠,在少林寺的几天状态也很好。孩子状态好不好,这不正是判断教育方法适不适合孩子的标准么!

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赢在开始不一定赢在最后,能始终如一坚持到终点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

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是智慧和毅力。

千人千面,千人千法。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更没有一本万利的方法。适合环境的、适合孩子的,才是好的教育。

相关文章

  • 《文心》不只谈“文”心,也谈教育之心!

    《文心》不只谈“文”心,也谈教育之心! 拿到《文心》这本书,首先关注到的是封皮的作者介绍。其他的书,...

  • 八十年了,文心不改——谈《文心》

    先来认识这几位民国大咖: 陈望道(1891-1977) 男,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家、曾任民盟中央副主席...

  • 谈作文,《文心》有感

    之前写《活着》读后感,深感自己的基础知识的薄弱,本着“更上一层楼”的追求,读了《文心》,不能说醍醐灌顶,打通任督二...

  • 自我介绍

    文心简介(现代简本) 文心:一颗文心,文以养心,为文之心,以文化心。(三心对应阅读,写作,教育) 两个爱好:爱好种...

  • 从《文心》发现另一个自己

    从《文心》发现另一个自己——读《文心》有感 作者:苇眉儿 关于谈读书、谈写作的书,我也读了不少,但大多是蜻蜓点水一...

  • 谈写作——《文心》笔记(四)

    两日分心他顾,并未定下心来看书学习。又翻了几页书,对一些自觉有帮助的内容整理一番如下。 作文常见毛病 用词用语不恰...

  • 《文心》——叶圣陶前辈谈写作

    最近看完叶圣陶前辈的《文心》一书后感觉受益良多,整本书看下来最大的感触就是书中王先生说的一句话“写作是生活中间的一...

  • 孩子是独立的灵魂,家长无权设定孩子们的人生意义

    最近在听《李玫瑾谈教育》,那是因为我感到自己在教育上,有一点力不从心的焦虑感。 可是,知道的愈多,畏惧之心也愈强。...

  • 也谈鸡汤文

    朕出恭浏览朋友圈顿悟:有三类人最爱发鸡汤,首为销售业同学,次为培训业同学,再为某些领导; 大多是自已认同然后真诚希...

  • 也谈鸡汤文

    经常会看到一些陈列鸡汤文危害的文章,也会听到大家评论一篇文章是否鸡汤,俨然“鸡汤文”现在是一个贬义词一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心》不只谈“文”心,也谈教育之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fg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