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废话:
这是我2022年的第2篇笔记。这篇笔记,是我不得不写的。因为我在定投人生课堂读书会中,不写不行。
这周读书会的打卡要求是这样的:一句话回答每个问题,对其中的一个问题展开详细论证(结合自己的例子)。
以下不是废话
我今天详细论证的是这个问题:可以盲从的投资建议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回答这个问题:啥是盲从?我说的盲从是:明白了道理,但我就是不行动。这时候的盲从,才是我下文说的“盲从”,不是啥都不知道的盲从,是有一定理解的盲从。
我是有博士包袱的人,就是有个博士学位就天天限制自己的那种人。有这样包袱的人,不管是否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反正不能听别人的,我得听自己的。
如果你觉得这没问题,请想想井底之蛙。井底之蛙不思考嘛?思考,但是,没有见多识广的思考有啥意义呢?
这个包袱可把我害苦了。因为我就是贴着最低要求的线拿到博士学位的人。独立思考能力差得很,但这觉得我挺能独立思考的。(对,这种你不知道你有问题的状态十分可怕)。接下来说我为啥会盲从。
- 我错失过多次良机。现在回头看,我基本上是一个不听话的人。
不管是学习,还是啥,我都有自己的主意,那种回头看蠢得很的主意。感觉就像是眼前有个巨人,还愿意把肩膀给我让我踩。我呢,我不是爬到人家的肩上,而是依然趴在人家脚边瞎摸索。
好在,我没有蠢那么彻底。因为我后来发现之前的自己很蠢了,而且是发现了好多次。
所以,在读到“盲从”的建议时,我并不感到意外,而是感到懊恼,懊恼自己为啥之前怎么没读到这么硬核的建议。
就投资而言,3年前我没按照人家的建议做,我错失了一次机会。我不想再错过了。
- 我盲从过,还获得了巨大的好处。
在昨天的笔记里我说过了,我定投写作是我盲从李笑来老师的结果,定投读书也是盲从李笑来老师的结果,效果摆着呢。
除此之外,我还盲从了只字不差地完整阅读这样的建议。这个彻底解救了我的读书,不然我还是那个自大的我:一溜烟看下去,大部分看不完,还得出可怕的结论:这些我都知道,读这个没啥用。
还有呢,我还盲从了“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这样的建议。这个彻底让我少了很多焦虑,少了很多内疚,少管了很多闲事。反正,好处多多。
- 我不盲从的话,我就永远不行动。
还像我上文说的那样,我的盲从发生在“我明白道理,但我就是不行动”的时候。我太知道自己执行力有多弱了。
好多事情,好不容易搞明白了。然后呢,就结束了,反正不行动。我还是那个版本的我,唯一的变化是多了些谈资。
但是,我要那么多谈资有啥用?!我要的是结果,这种结果包括:
- 我有好脑子(这是不断读书的结果)
- 我有好身体(这是不断健身的结果)
- 我有好家庭(这是不断陪家人的结果)
- 我有好人脉(这是不断提供价值的结果)
- 我有闪亮亮的财富自由(这是不断make money 的结果)。
但是,这些结果肯定不是我搞明白道理就能获得的。我得行动,得实实在在的读书,得实实在在的健身,得实实在在地陪家人,得实实在在地提供价值,得实实在在地去赚钱才行。
好嘞。接下来说要盲从什么。
我每天发朋友圈,就是发自己定投健身的内容。当然,我也在定投读书、投资、帮朋友和陪家人。但这些不是每天都发。
同时,我也发现有其他人朋友圈每日也定投着什么。比如,有每天唱歌的,有每天拍照片的,有每天发带货广告的......各种各样的定投,反正和我的不一样。
我的选择,也就是定投健身、读书、投资、帮朋友和陪家人,也是盲从的结果。因为这是【定投人生课堂】的价值观,我就盲从了。
当然,我同意这几件事来说,对我来说最重要。如果不盲从,我估计我还是只是嘴上说说,压根不行动。
终于,该说可以盲从的投资建议是什么了。从提建议的人和提建议的领域来说,三条标准:
- 长期做到并有美好结果的人
- 长期做到并有美好结果、且愿意分享真实想法的人
- 给的建议是ta长期做到并有好结果方面的建议
同时,也该说说不该盲从什么建议,也有三条标准:
- 自己没做到,但每天都巴巴一直说的人(比如大部分父母)
- 做一套但说另一套的人(要知道,有时候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说的是另一套)
- 给的建议不属于ta长期做到并有美好结果方面的建议
对了,这个读书会,你要不要来?要来的话,给我留言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