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漾KK。
今天又是日更的一天。
从白杨坪走到湘乡县城,再从湘乡县城走到长沙府,这是曾国藩父子并肩走了六次的科考路,路程之艰辛可想而知。
六次的名落孙山,日复一日的付出,换不回想要的结果,得到的是一次次的失望。
更甚是被学台“悬牌批责”、“责其文理之浅”。当众点名批评,让他自尊心受了严重的刺激。
......
试想一下,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有可能中途就放弃了,就如当年的洪秀全一样。
可是,曾国藩深受祖父影响,他和其祖父一样,身上有着一股倔强。痛定思痛,开始自我反思,寻找考试失败的原因,并进行改进。
之后曾国藩的科考之路,犹如开了挂一样。道光十三年(1833),又是科试年,曾国藩顺利考中了秀才。第二年,又考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再一次进京拼搏,背水一战,终于高中了进士。在“朝考”中,又发挥异常出色,授翰林院庶吉士。
曾国藩七次科举之路能坚持走下来,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坚持下来的?
01榜样的无穷力量
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本身也是演绎了一部逆袭剧,给曾国藩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年轻时候的曾玉屏曾经终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与纨绔子弟一起享乐。有一次,受到别人的嘲笑,被当做教育的反面教材。受刺激的曾玉屏,仿佛打开了任督二脉,像是变了一个人,“自是终身未明而起”,发誓要兴家利业,最终经过艰苦奋斗,变成了家境殷实的小地主。
所以,曾国藩从小崇拜祖父,也受祖父影响,天生有一股倔劲。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愈挫愈勇,勇于前行。
虽然,父亲曾麟书在四十三岁时,才考上秀才。但是,父亲这一路科举路,也是让曾国藩看到了坚持的力量。
02梦想的力量
家境殷实,给了追逐梦想的底气。
曾家科举梦的起因,要从谱写曾氏家谱说起,结果发现曾家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没有出过一个秀才。曾玉屏就不信邪,他信人定胜天,老曾家也得出个读书人。
所以,曾国藩及其父亲,被寄托了望子成龙的期望,开始了漫漫科举路。
03自我剖析的力量
在面对科考连连失利的情况,曾国藩可谓对自己下了狠手,剖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第一条,天生笨。“资质之陋,众所指视”。解决无他法,就是要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
第二条,写作问题。发现写东西过于拘谨,过于重视局部打磨,缺乏大局的贯通和整体的气势。
通过自我剖析,通过反思,来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问题的原因,进行积极改进,才能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曾国藩科举之路的逆袭而上,是他成就圣人之志的第一步,也是他人生的新起点。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一生,更是在面对困境时,越挫越勇的精神,激励了我们。我们要相信,你认为做不到,你就真的做不到;你觉得自己可以更强大,你就真的会变得更强大。
写在最后:
我是小漾KK
谢谢你的阅读
让我们有机会通过文字触及彼此的生命
我现在每天在做的事情:
持续阅读
积极思考
写作输出
认真践行
让我们一起加油
成为更好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