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真不听话,我会害他吗?我都是为了他好啊,我容易吗我!”
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摆事实讲道理,总以过来人身份认为凭自己经验讲出来的道理都是对的,但是这样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对于十多岁的孩子,他们已经有了自己较为完整的思维想法,面对家长的“经验说教”,会选择“屏蔽”掉。而家长越是态度强硬,孩子越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作为家长的你,也有同样的烦恼,那么不如先静下心来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1、你有多久没和孩子好好地聊天了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天天都在和孩子说话啊。但如果只是每天催促孩子写作业,询问考试成绩,数落孩子,都不能算得上是“好好地聊天”。
2、爸妈们应该如何跟孩子聊天交流呢
关于时机:最好不要在考试前后,这样无形中会让孩子感到有压力,即便这并不是家长的本意。建议在孩子比较放松的时候,比如做完作业的周末,家里人一起庆祝的日子等,孩子便能在无意中流露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这个时候比较适合愉快的交流。
关于话题:建议不要以学习考试等作为话题的切入点,但可以在聊天的过程中顺便带入的。孩子不喜欢家长过多干预自己的学习,就和我们不喜欢每天被领导追着问目标问业绩是一样的。
话题的内容通常可以是从孩子的兴趣点入手来展开。然而,有家长反映,孩子除了玩,别的什么都不感兴趣。真的是这样吗?我想对这样的家长说,家长可能真的忽略孩子太久了。孩子的成长是方方面面的,家长把注意力过多的放在他的成绩上,久而久之,家长也就错过了孩子成长之路上的很多精彩。其实,孩子的兴趣是多样化的,有人喜欢篮球,有人偏爱看电影,有的则喜欢自己动手做些小玩意,总之和学习有关也好,无关也罢,作为家长,也要尝试着去了解,去听孩子说。
3、您说话时的态度是怎样的
和孩子聊天的时候,请注意这两点:有耐心,要心平气和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懂倾听,给孩子留有陈述自己想法的余地。
4、您和孩子说话有没有就事论事
很多人说话爱把话题扯得越来越远,动不动就上纲上线。而在孩子看来,这样的家长就是一个字“烦”。只说眼前的事,不说过去的事;只说具体的事,不说抽象的事;只说当事人,不说其他人。
相信每个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要过于强调自己的是非观,而忽略了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其实,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自己认为正确的,或许也未必是正确的。听听孩子的想法,他未必是错的,即便有错,也要先学会站在他的角度思考,然后才是进一步地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