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看《狗十三》有感你恨过你父母吗?

观看《狗十三》有感你恨过你父母吗?

作者: 坐看云起时云起落 | 来源:发表于2018-12-12 13:51 被阅读100次

就像豆瓣里面网友说的,如果影片没有激起你的共鸣,说明你很幸运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式家庭逼迫一个13岁少女向成人世界妥协的故事:长大了,该懂事了,对于长辈的错,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追根究底;长大了,该懂事了,家长要你参加应酬,不能驳了叔叔伯伯的面子。我们终将成为和家长一样“伪善”的人,表达自我不能再无所顾忌。

日本作家伊板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有种父母,会撕裂孩子的心,却从来不肯说声对不起。

就像影片《狗十三》呈现给我们的一样

一开场,主人公李玩跟父亲就被班主任叫到学校。李玩喜欢物理,但英文成绩不好,老师建议她加入英语兴趣班。

李玩不想加入,这种事情女儿跟父亲“没得商量”,一番纠缠后,父亲强行帮女儿“签了名”、“报了班”。主人公李玩就很生气,撇下父亲就走,父亲就追出去了还义正言辞的说,我一大早被你班主任叫来,觉都没得睡够,你还生气,等你长大了,你就知道我是为你好。

这一幕让很多人高呼“就是我了!”回想每个人的少年时代,有多少次是父母帮你决定了“兴趣”和“志向”呢?

但真的是为她好吗?

做父母有考虑过他们的感受吗,就强行把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孩子,并执行,只因为学英语能升普高,就强行签字,也不问问孩子喜不喜欢。

那如果父母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孩子,你从小就喜欢数学,而我偏叫你去学音乐

你是何感受?有换位思考过吗?

父母说是爱你,为你好。其实这是一种以爱的名义所进行的强制性的控制,让子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非爱行为”。

很多父母总是以“为你好”的借口来做了伤害孩子的事,最大问题是她还浑然不知

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里面》有一段对话,我的妈妈从来不期待我成为我,而是期待我成为她想要的那个人

还有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电影《死亡诗社》孩子为什么自杀?因为他父亲逼着他要成为“我想要你成为的那个人

”而孩子想要成为他自己,孩子想要成为一个话剧演员,而父亲讲不行,我要你子承父业,话剧演员有有什么好的,你别在这里给我丢人现眼,我要你离开这个学校,换一个学校,完全没有独立人格,没有自我主张,没有自由,甚至没有思考,我做父亲的都帮你想好了,在这种压抑下孩子最终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我想说的是父母与其望子成龙,不如望子成人

大多数父母都是不合格的,你们别不承认

我爸妈也是不合格的

我慢慢分析,在理想中父母能做的是养育、教育、指导、资助、教导

而现实中他们做的更多的是、批评、责备、谩骂、指责、批准、同意、限制、恩赐、施舍,比较

不展开写,请对号入座,并反思

这些词基本上父母都做过,不同意,不批准,不支持

必须限制,不准这样,不准那样,只有我同意才行,我不同意就不行,我是你爹,你是我生下来的,我叫你这样你就这样,乖乖的听我的话就好了,我不同意你就不要做,你要做我退都打断你

孩子被霸权,被奴化

一边又期待孩子成为你想要的那种人希望将来可以做一个独立自主,有主张,拼搏,奋斗,自由,坚持,但父母所做的事情,都是对立统一的

当你开口说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时候将来孩子能独立吗?

当你每次都否定孩子这样思考不行,那样行动是错误的,将来的孩子能自信吗?

当你每次都替你孩子去主张而剥夺你孩子的主张的时候孩子能有主张吗?

你希望孩子有成就是通过独立自主,主张,拼搏,奋斗自由坚持一些列关键词来完成的

但你所做的恰恰是对立统一的,父母总是教我们要乖,听话,服从,听老师的,有独立自主的,他能听你的吗?

但你恰恰用自己的霸权来孩子你不能独立自主,不能拼搏,不能有主张,不能奋斗一系列关键词,必须要学会放弃,因为我都帮你想好了,你必须听我的。

一边期待孩子,一边损害孩子。

你一边期待有一个好的孩子,一边甩一个父亲的权威,

一边期待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一边把自己的孩子逼成一个奴才。你是帝王啊。

孩子你所有的生活都来自我的恩赐

孩子你现在所有的行动都来源于我对你的批准

孩子你现在所有的物质都来源于我的给予

我们的青春好像都是这样过来的,大部分人都被家人以爱的名义挟持过,明明是该张扬、尽情的青春,却背着这些所谓的”爱“摸着石头小心翼翼地过河。

父母总是以大人的口吻要求孩子、教育孩子,这是中国父母的通病。尽管在这成长过程中,你可以反抗,可最终,你还是活成了“大人的模样”。

前段时间看过一条新闻,说的在美国读书的孩子十年都没回过一次家

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很多父母都抱怨孩子不愿回家,不愿常和父母联系,内心落寞。

他们殊不知,这是孩子在抗拒让父母了解自己的生活,拒绝给父母插手自己生活的机会。

每次面对父母,不变的是父母对自己的荼毒式语气。而变了的,是此刻孩子具有了自己的想法。

当父母再次重复起对孩子的数落, 孩子想的不再是父母为何否定我,而是父母二十几年来的否定对我的人生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他们化为被怨念充气的气球,他们害怕自己当着父母的面爆炸。

他们不愿和父母进行深入地对话,

害怕父母问:养育你二十年为什么等不来一句道谢?

因为他们怕在那一刻,会卸掉伪装二十几年的温顺,歇斯底里

二十年来我等的是你们的道歉

还有一种软暴力,以爱的名义控制着你

喋喋不休说一大堆,也不管我们听不听得进去只管自己讲的爽就行了,刚想说话,闭嘴听我说完

又喋喋不休说一大堆,刚想反驳一句,你看还顶嘴,你话很多是不是啊,妈妈教你是为你好,我们用心良苦还不都是为了你,你明白嘛

你怎么不说话了,哑巴了?

我为什么不说话你心里没有点逼数吗

我们辛辛苦苦挣钱为了什么,不都是为了让你过的好一点吗,你为什么都不理解下妈妈的苦衷呢?

为了你我放弃了什么,为了你我牺牲了什么,你为什么不听我的话

你在学校不好好读书,你去什么网吧啊,你要气死我们啊,我辛辛苦苦挣钱给你们,你就是去网吧回报我的

因为没有安全感,连个人的安全感都建立在“孩子听话,懂事”的基础上。

这样等自己老了,他们认为孩子才会如他们所期望地一样赡养老人。一旦有一天孩子违逆了父母意志,其安全感就被打破,不安就转化为一种更加强烈的控制欲。

而他们恰恰忽视了,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

我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是,儿子啊我们养你那么大你要什么我们给你什么,我对你那么好,以后等我们老了,你会不会也对我们好,养我们

儿子我养你这么大,供你吃,供你穿,供你住,现在叫你帮我洗个碗都不听了是吗

我跟我妈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注意下面我说的话不是针对你们,只是我对于养儿防老这个词的的一些思考,你不要生气,我会跟你慢慢解释

我说如果你养儿就是为了防老,就不要说母爱有多伟大,

你养来养去还是为了你自己,那是投资交换,等不等价还两说,如果碰到不孝顺的你就算赔了

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一种责任,但这不是义务我孝顺你是因为我对你养育我的感激和或多或少亲人的爱,而不是因为你生了我养了我所以我以后也必须这么对你。

如果把孝这种事情按价值和性价比来谈,那这样就会失去血缘关系的本来

孝顺是一种两厢情愿的事情,该做的我都会做我也愿意做,但用孝这个理由来控制我情感约束我自由,那抱歉除了履行法律上的义务其他方面我做不到,把感情亲情当做加码和还债只会让我反感。

养儿防老:那父母就是你的天然债权人,而且这种感情比山高,比海深,你永远想的就是还债报恩,还债报恩,所以.................

再说青春期的叛逆,谁青春期没叛逆过,我叛逆过,你也叛逆过,大家都叛逆过

叛逆其实是对自我人格以及对社会家庭的一次小起义。

小时候我们听的更多的是爷爷说,奶奶说,爸爸说,妈妈说,叔叔说,老师说,而很少听见有我说,

当出现我说,这时候就形成了自我

代表着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想,对一些事有自己的看法,而更多的父母就会扼杀孩子的这种想法,你不能有着想法,你不能发表意见你毛都没长齐你懂什么,乖乖听我们的话好了,小荷才露尖尖角,你们却把他扼杀在摇篮里。

叛逆期也不完全就是孩子错了,孩子变坏了,叛逆期表示着孩子在慢慢成熟了,对一些事情有自己的见解,认识,开始探索“我”的意识。

  做家长的需要做的是正确的引导 ,沟通, 理解,而不是一直把他当作童年的孩子,什么都用自己以往的要求去要求,这样做一旦遭到孩子的反抗,就会在心里产生巨大落差――以前跟孩子说什么是什么,告诉孩子要这样,要那样,不要这样,不要那样,现在怎么这个样子?

    其实孩子在你眼中是变了,在学校,在同学眼中,老师眼中,他都还是个善良的好孩子。若没跨过这个坎,还会误以为孩子变坏了,从而说过激的话,做过激的事,与孩子之间产生了巨大的隔阂,孩子也会因此“借题发挥”,唱反调,状态也会“越变越差”,得不偿失。

面对这个世界,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父母有这太多的局限性,首先是认知局限、生活方式局限、科技局限,观念局限、时代局限,交流局限……

有句话说的很好,文化结构决定了你的认知环境,也就是说文化结构越低,越要去正视自我认知环境

而做父母的总是用强悍的自我维护来强调自己的尊严,并用尊严来掩盖自己的短板,时代的短板,科技的短板,生活方式的短板,观念的短板、认知的短板……

但是他们都不承认这一点。

相关文章

  • 观看《狗十三》有感你恨过你父母吗?

    就像豆瓣里面网友说的,如果影片没有激起你的共鸣,说明你很幸运 影片讲述的是一个中国式家庭逼迫一个13岁少女向成人世...

  • 你恨过父母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这一代对于父母总是缺少耐心和沟通,总觉得他们不懂我们的思想,无法理解我们的想法。所...

  • 你恨过吗?

    你恨过吗? 你恨过自己的懦弱胆小吗? 你恨过自己的犹豫不决吗? 你恨过自己打藕断丝连吗? 你恨过自己的假装坚强吗?...

  • 《狗十三》

    今天,我观看了曹保平先生的电影《狗十三》深有感触。 ...

  • 你恨过你的父母没钱吗?

    “如果我是王思聪该多好,花不完的钱,有车又有房,不用为了生活而到处奔波。” “如果我爹是马云就好了,我就不用这么努...

  • 原谅那些在你落魄时离开的人

    在最艰难的时刻,你有怨恨过吗?恨那人不愿意再陪你一起熬下去的人?有感激过吗?感激那个始终不离不弃陪着你的人? 人生...

  • 你恨过你的父母没有钱吗

    01 你恨过你的爸妈没有钱吗? 这是前一段时间刺猬实习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话题有些敏感,触碰到了学生们的痛点,留言板...

  • “百鸟朝凤”告诉我的,我也告诉你

    你现在读的专业是不是父母选的,工作、生活是不是父母安排的?你恨他们吗?恨他们逼着你找不到自己了吗,恨他们把他们自己...

  • 价值观的笔记

    自我剖析非常重要,一定要有文字录!首先要真诚的面对自己,譬如“你恨过自己父母吗”?不是抱怨的父母,而是恨,所以内心...

  • 你恨过自己吗?

    独特而不求平凡 ——左隅 好久没有更新过文章,一时间,我深思…… 一天真的有那么忙吗? 若是像别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看《狗十三》有感你恨过你父母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gu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