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在六年前。
在《赖世雄教你学音标》这本书中附赠的光盘里,赖世雄老师用他富有磁性的嗓音说道:“一天掌握1-2个音标,把它学好,少即是多,Less is more.”
花了一个月读完《赖世雄教你学音标》之后,才觉得这才是中国人学英语的正确打开方式。音标应该花时间慢慢掌握,而不是一两节课的走马观花。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ce93d81b9ee1e715.jpg)
此处安利下赖世雄老师,他也是从Chinglish一路走来,所以最清楚中国人易犯的发音错误,从中国人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讲解,节奏慢,但是非常到位。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17b0f1083aba2d4a.png)
原来,26个字母,我念错那么多个,十几年来却一点儿感觉都没有,甚至听不出差别,还自诩口语不错。
最明显的两个字母就是“W”和“L”。
“W”是念成“double u”不是“达不溜”,“L”的尾音是有个类似“欧”的结尾,而不是念成“哎咯”。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a566523da1d18aeb.jpg)
原来不管自己怎么模仿老外说话,舌头总拗不过来,原因就是这些基础没打好,音标不达标,更不用说轻声、略读、语调、连读和不完全爆破了。
在学音标过程中否定之否定,将舌头捋直,耳朵居然也灵敏多。
少即是多,就是学习的基本原理,也是少走弯路的秘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231c4410101c3073.jpg)
少就是不贪多求快,而是学习得扎实,掌握得透彻,弄清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底层逻辑,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知识“i +1”的跃迁。看起来学的量少,但纵向延深,达到循序渐进的“多”。
可是现在浮躁的社会,又有多少人,静得下心来,从少开始打基础呢?
“疯狂英语”“七天学会”“30天速成”“3个月搞定”…市面上速成课程的热潮反映了学习功利性的需求。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94745987e82defd3.jpg)
可追求这花里胡哨的奇淫技巧,到头来就充当了被割韭菜的冤大头,因为学习从来没有捷径。
健身要学人体解剖和营养学,不是一练废三天,单纯节食还熬夜只凭借激情驱动,这样会适得其反。少即是多是对人体结构和肌肉生长的原理的了解,从饮食结构和科学训练上来平衡频率和强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a9a714935cc5060a.jpg)
英语要注重小词的用法,积累主动词汇,一个“take”就够学三天,而不是疯狂地打卡背单词词组多多益善混个眼熟。少即是多是积累地道一个词的多种用法,抛弃“高级词汇”和复杂句,用小词来进行表达和扩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d9b23d416dff7202.jpg)
学吉他要用节拍器,爬格子要按到品位的四分之三处,节奏稳,手型对才是突破瓶颈的基础。少即是多不是你会多少曲子,而是把基本功掌握到位,将一首曲子弹得扎实稳当。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4cb1a546d629c536.jpg)
拍电影要了解电影历史,拉片子分析结构,从剧本、摄影、音乐、表演、音效、服装等多方面来看待某个类型。少即是多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将一部好作品一种类型分析透彻,在经典电影中学习、继承、开拓眼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24125/c5354a55f42a859f.jpg)
走马观花十本书不如将一本书翻烂,少即是多,先把心定下来。
The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