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要懂的心理学》读书笔记34|社会心理

《教师要懂的心理学》读书笔记34|社会心理

作者: 青箬笠0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21:16 被阅读0次

    一、情绪可以传染

    上课时,老师的情绪可以传染给学生。快乐,学习效果一定好于紧张。儿童对积极情绪的认知能力发展优于消极情绪。

    老师如果掩饰自己的消极情绪,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情绪,对自己对家人也不利。如有的人总是把消极情绪发泄到家人身上,最亲的人往往受伤最深。

  教师要能够学习管理自己的情绪。

    (1)做减法。关注让自己产生积极情绪的人与事,忽略让自己产生消极情绪的人与事。自己不能够影响到的人与事,忽略它。

  记得有人说,两句话可以解决生活中绝大部分事情:“关我屁事。”“关你屁事。”话说得很糙,细想很有道理呵。

  (2)认识学生。多一分理解就多一分宽容。

    (3)自我成长。成长,自信,可以让自己站稳讲台。

    (4)开放、充满好奇心的人生态度。

    二、刻板印象

  生活中,人们往往会认为男孩子学习理科爱女孩子更有优势,成绩更好。这就是性别刻板印象。想想,好像挺容易受刻板印象影响哟。

  陶老师在讲课时专门提到上课时,老师讲课讲了几遍,有学生还不会,老师就会很生气,认为这个学生太笨了。这也是刻板印象。陶老师说,不是学生太笨了,老师也应该反思,自己讲了多遍学生还不会,应该是老师有问题。自己在这方面有进步了,不再抱怨自己讲了很多遍学生还不会。知道那也许是学生没有与此相关的生活常识或学科知识,自己对学生学情把握不够。

  三、认知失调

  认知与行为不一致产生的心理矛盾。

  感觉这不仅是说学生,成人也一样的。比如义理有时候会玩手机游戏。明明知道玩手机游戏没有什么意义、价值,还浪费时间,对眼睛不好,可就是会去玩游戏。

  那些坐在台上大唱廉洁自律的人,一旦东窗事发,痛哭流涕。他们不知道哪些对哪些错吗?

  这个现状下,要培养知行合一,真的不容易。老师还是要尽量引导学生走向正途。

    (1)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与现有认知矛盾的新认知,引发认知冲突。学生抄作业,不直接批评学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写作业的好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认识上的问题。

    (2)洞悉学生情感需要。从学生重视的方面打开突破口。有学生重视友情,有学生重义气,从学生重视的方面进行劝导。

    (3)运用弱刺激。强烈的刺激,过度的奖励或太严厉的批评,会使学生关注奖励或批评,忽视内心真实想法。

  四、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可以有积极消极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营造良好的班风,就有利于一些学生改正不良行为。

  陶老师讲课时还讲到“小团体心理”。初高中阶段的学生,因为年龄段的关系,喜欢结成小团体。老师可以利用小团体心理,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如读书俱乐部,积极引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要懂的心理学》读书笔记34|社会心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hf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