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学习《论语》原文之229

学习《论语》原文之229

作者: 坐看云起时wjh | 来源:发表于2024-08-13 12:53 被阅读0次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1],乘殷之辂[2],服周之冕[3],乐则《韶》舞[4]。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注释】

[1]夏之时:夏代的历法,便于农业生产。

[2]殷之辂:辂,天子所乘的车。殷代的车是木制成,比较朴实。

[3]周之冕:周代的帽子。

[4]韶舞:是舜时的舞乐,孔子认为是尽善尽美的。

宋·程颢、程颐:“问政多矣,惟颜渊告之以此。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及其久也,不能无弊。周衰,圣人不作,故孔子斟酌先王之礼,立万世常行之道,发此以为之兆尔。由是求之,则馀皆可考也。”

宋·朱熹:“古者以木为车而已,至商而有辂之名,盖始异其制也。周人饰以金玉,则过侈而易败,不若商辂之朴素浑坚而等威已辨,为质而得其中也。”

【译文】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推行夏朝的历法,乘坐殷朝的车子,戴周朝的帽子,采用《韶舞》音乐。抛弃郑国的乐曲,远离谗佞小人。郑声淫荡,小人危险。”

【解读】

任何时代都有为其政治思想服务的主流文化,而文化的发展是在历史继承中进行的。我们对待古人的政治文化时,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性地加以取舍。政府要及时将那些误导百姓的错误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注意防范那些反主流思想的古代文化,以清除文化遗产中的垃圾,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明·张居正:“圣帝明王,身不下堂序,而虑周四海之外,事不离日用,而计安万年之久,正有见于此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就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解读】

《中庸》里说“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远虑”也可以说成是远大的志向。志向是对未来的思考,是对未来的美好追求。远大的志向能对人起到激励作用。所以,理想的本质力量,是用长远来支配眼前。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就一定目光短浅,会不自觉地贪图眼前小利,每日计较于如何获利则必然会徒生很多忧虑。所以,我们要树立远大的志向,防患于未然,用健康的心态对待眼前的忧虑。

相关文章

  • 【论语心得115】夫子是如何学习的

    【论语心得115】夫子是如何学习的 【原文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原文2】子曰:“三...

  • 经历坎坷,方能成大事

    李婷战友论语回馈: 今日论语学习的感悟(20210331):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

  • 经历坎坷,方能成大事

    李婷战友论语回馈: 今日论语学习的感悟(20210331):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感悟...

  • 为政之道——知耻(一)

    《论语》学习之20301 【原文】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白话...

  • 为政以德

    《论语》学习之20101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白话】 孔子说:“治理国家...

  • 孔子要隐退吗

    《论语》学习之901401 【原文】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白话】孔子...

  • 每天读论语-229~230

    读论语-229 原文(9-2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

  • 教育|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继续学习《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释义: ...

  • 2018-06-23

    论语原文: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原文是倒装和省略,改成易理解的顺序:人...

  • 诗教与诗政

    《论语》学习之20201 【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白话】孔子说:“《诗经》三百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论语》原文之2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hj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