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书电影成长励志
《肖申克的救赎》——最难救赎的是人性

《肖申克的救赎》——最难救赎的是人性

作者: 张梓彧 | 来源:发表于2018-10-30 16:12 被阅读18次

回想起来,这篇文章似乎写的迟了些。

犹记得当初刚看完《肖申克的救赎》时,内心是波澜不惊的。整个观影过程我都是带着一个问题去看的:这部电影凭什么能排第一?

看完以后,答案若隐若现,却并不明了,当时便想写一篇观后感或影评之类的,可是不知怎地,写不出来,于是便被搁置了。

当我从漫天的文海中再次看到这六个字时,我想是时候下笔了。

半个月前,我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跳槽,说实话,若不是前后两个单位对比差距过大,我也不会轻易离开工作了近两年的地方,毕竟熟悉的环境,久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就懒得走了。

学生时代每到周末晚上,想到明天就要上学,内心的那种感觉就会很不舒服,一如现在周末假期结束后的明天,想到要上班也会有类似的感觉。

因为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一座囚笼。

我不知道也从未见识过先进的教学模式是怎样的,但可以确信曾经的自己是有多么厌恶上学。

无尽的作业和课程,还有最烦心的考试,天哪,我竟然在那样的环境下生存了十二年!我怕是个疯子吧,和我一样还有很多疯子。

而我能坚持下来的唯一希望和理由,就是那名为大学的自由之地。

老师们时常跟我们讲大学里的快乐时光,以此来缓解我们巨大的压力,或者说,麻痹我们的神经。

所以到了大学,“啪”的一下,整个人都松散了,要多懒有多懒,能翘课的绝不起床,能打游戏的绝不外出活动。

所谓的自由,我想我找到了,而且在充分享受着自由带来的无拘无束,随心所欲。

如果说被困十二年就是为了这一刻的话,我想值了。

可惜不是。

相比十二年,四年实在是太短暂,一切都还没准备好,又将离开“自由之地”。

如果自由的反义词是枷锁,那么倘若自由本身就是枷锁呢?

我想没人愿意离开舒适的环境,没人愿意离开大学那样一个自由之地。可是结业了,毕业了,大学终究只是旅馆,而非归宿。

步入社会,因人而异,有的人找到了好工作,有的人找了份凑合的工作,也有的人找不到工作。

因为这十六年来,我们学遍了天文地理,却没学过如何找一份工作,或者说如何在这个世界学会生存的技巧。

甚至在大学待久了,我们原先具备的勤劳、拼搏、不屈的精神也都消散殆尽,因为这些,在自由面前不堪一击。

重头再来。

踏入社会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头做起,你只是个小菜鸡。

这就好比刚入少林寺,你的任务就是每天扫地,至于何时扫出头,千万别抱有太大的希望,毕竟少林寺的主持只有一个,其他的都不过是打工而已。

但这也是我如今的总结,记得当初还是满怀干劲和憧憬的迎接我的第一份工作。

当然在此之前,我也沉沦过、堕落过、迷茫过,此处略过三百字。

可惜的是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原谅我没有去一家五百强大公司分享入职两年的工作经历。

去的是一家再普通不过的企业,还是在三四线城市。空有一身干劲无处施展,坐了一个多月办公室没事干,要是这样能月入八千,我倒也愿意,然而现实是两三千。

呵,就这样我忍了两年工资不涨,大概是我干得不好吧,跳槽的心理越来越膨胀,终于遇到了机会,这种事真的急不来,只能等机遇,何况还是在一个三四线城市。

于是我又要脱离一个囚笼前往新的“自由之地”了。

临走之际,老板表示了他的不舍:你若愿意留下来,那边给你的条件我这边都可以给你补上,不比那边差,讲真的,这两年来你做的真的不错。

抱歉,讲真的我要走了。我不会说我做的好你早怎么不说,也不会说你给出的条件也不过是和那边相同而已。毕竟这样的挽留太无力,无力到我都不忍多说一句话。因为我怕我忍不住爆粗口。

频繁的换工作不是一个好现象,但两年换了第一份工作,我还是能够接受的,至少我清楚了自己的一些东西。不是坚忍,而是适应。

回到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无论是谁在“肖申克”中呆了五十年,都会适应的。

适应是什么?是习惯了现有的,失去了曾经的。这是个很可怕的东西,对于向往自由的人来说。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就是人性。

以前我一直以为只有中国受了两千年封建思想禁锢,才会有奴性这种令人厌恶的东西,但现在才知道并非如此,因为这本就是人性。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能延续至今,发展至今,强大的适应能力功不可没。但这正如许多东西一样,都是双刃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适应固然是一种宝贵的能力,但有时,只有打破现有的、固化的格局,才能够突破,才能够进一步发展。

向往自由便是打破这一格局的钥匙。

第一个人不去吃螃蟹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螃蟹的美味。若不是有人别开蹊径,我们也不会发现苹果里还有五角星存在。

发展的过程,应该是不断适应新事物,新事物变成旧事物,再不断打破旧事物,如此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

我们从适应应试教育到摆脱它的禁锢,从适应社会工作到挣脱它的束缚,追求自己的理想。正如安迪用了二十年逃离监狱一般,我们不愿意适应当下的,不愿意被束缚捆绑,想要挣脱枷锁,追求名为自由的东西。

我想这才是这部电影榜单第一的缘由吧。它不是在讲亲情、友情或爱情,而是在讲人类最根本的东西——人性。

人性是那只被温水煮着的青蛙,还是那只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冲出牢笼的鸟,答案未必是唯一的。但这部电影却给了我们一个参考:温水煮过的青蛙,即便放他去外面的世界,他也适应不了,最终自杀结束余生。而冲出牢笼的鸟儿,虽然头破血流,但冲出来以后,他获得的是无比的自由,往后余生,每一天都满怀希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肖申克的救赎》——最难救赎的是人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ig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