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对于乡村的街道特别熟悉,不但是自己村的街道,而且临村的,周边集市上的也都了如指掌,说起来一套一套的,如数家珍。
一般村庄的街道比较宽阔,从方位来讲,东西走向的较多。
比如我们村,东西走向,前后两条街。由于前些年村村通公路从前街通过,因此,前街成了主街道,无论车辆,还是人行,前街显得热闹许多。
我村及周边临村,因为人口户型不是很多,再加上过去遗留问题,街道不规范,不整齐,有人总想多占点便宜,宅基院落紧紧靠近街道,因此,造成街道逼仄,如果车辆行驶,显得有点儿狭窄。
三五百人的村庄,有一条或两条街道,中间有多条宽窄不一的胡同(过道)相通。
如果村庄人口超过千人,甚至几千,那村庄的布局有了变化,街道不是一条两条,甚至五条六条或者更多,但有一点,须有一两条主街道,其余的较为窄一些,也只能是进出家门方便。
东西走向的街道,座落在南北两端的人家户数少,有的人家从安全的角度考虑,把过道(胡同)堵死,成为死胡同。
集市上的街道比乡下宽敞,便于人们买卖。有“十”字街、“工”字街、“丁”字街等。
离我村较近的集市叫杨盘乡,有记载说是宋代杨家将的营盘。此集市是一“十”字街,各个街上所出售的物品不同。南街是猪、羊、牲畜,还有估(旧)衣市;北街是布匹、服装;东街是肉食、水果、蔬菜;西街是生活用品(条帚、箥箩等)、生产资料(草筐、镰刀等)。由于各个街道市面出售的物品不同,便于人们直接奔赴该处购买。
无论是乡下街道,还是集市街道,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相关,见证了社会的发展,乡下人家,从贫穷到富裕,由温饱至小康。
2022.1.2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