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是一本伴随着悲伤,痛苦,揪心读完的书,但读后却久久被暖意包围。
尤其是文章最后这段话:
“不仅仅是暂时扮演母亲的人、收养你的父母和外公,在你不知道的地方,一定还有许许多多的人默默为你祝福。因此,你绝非独自一人。”
再联想到故事的内容更是不禁令人感动。
文章是围绕着育婴院展开的,而温子是其中一个育婴员,也称作“保妈”,既有保育员也有妈妈的意思。
在孩子两岁之前,都是她们在承担妈妈的责任,直到有养父母来领养。
而在此期间,他们会每天撰写养育日记,从降生之初直到长成独立的个体,育婴院的文件夹不仅是一种记录,还是孩子们活过的证据。
而这位“特别的大人”的存在,会让孩子打从心底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这也是生而为人的基础。
02
多喜是温子第一个接触并陪伴的孩子,在她被养父母接走那天,她更是难以承受的想要辞职。
后来直到多喜长到五年级,她才有了再次见到她的想法,可依旧害怕打扰她,害怕戳破她并不知道自己父母是养父母的真相。
可无意上网查询,得知收养多喜的那对夫妻,三年多前因为交通事故去世,温子开始担心多喜如今的安危和生活。
一步步调查,追踪,真相也一步步揭开。
多喜养父母车祸去世后,一直跟着外公九野贞藏,外公对她格外宠爱。
可没多久外公女儿九野浪江突然闯进平静的生活,她像是个野蛮的侵略者,操纵着多喜与外公。
后来某次洗澡过程中,外公突然许是高血压发作,倒在浴缸里,不省人事。
无论多喜怎么呼喊,浪江也无动于衷。
最后竟又出现一个男人,将外公的遗体用毛毯包裹,埋于深山,又隐藏事实继续骗取养老金。
可多喜因此变得恐惧不可终日,又因为精神刺激患上失语症。
然故事依旧只是刚刚开始。
03
浪江开始将她作为自己谋生的工具,虐待的对象,于是去优而茂购物中心偷东西成为多喜不得不掌握的技能,否则面临的就是打骂和挨饿。
再后来男人开始利用多喜进行近乎卖淫的交易,给她穿大人的裸露泳装拍照,一次收取那些观赏男人五万日元,并警告她该脱掉衣服时必须脱掉。
她只是一个“商品”,又随时可能被与外公同样结局。
她是多么害怕自己会被他杀掉,不知道被扔到哪里去。
她唯有对那个男人言听计从,什么都不去想,任由他摆布。至少这样不用挨打,多喜讨厌疼痛……
终于温子来了,拯救了黑暗中丝毫光亮也看不到的多喜,救她的瞬间,她就是她的妈妈。
04
在孩子的世界里,亲情就是足够支撑他们迈过一个又一个未知艰险的护身符,而当他们发现护身符不见了踪影时,生活一定黯然无光。
而孩子又是最容易感受到黑暗也最容易害怕黑暗的存在。
不禁让我想到自己小时候,可能我们中大多数都会有类似的经历,那就是被各种亲戚邻居哄骗自己的父母并不是如今的他们。
记得我直到四年级还对亲生父母是不是他们所说在城里炸油条这件事心存疑虑。
以至于现在每次逛街还是会下意识看一眼炸油条的叔叔阿姨。
可能这是大人们沿袭多年的欺骗手段,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还是会有些许影响,更何况如果所说就是真相。
05
我们老家后院一个邻居,那家阿姨总是说一口山西方言,夫妻俩身高都不高,长相也有些丑陋,甚至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
但他们女儿却高挑俊俏,又一口流利普通话外加城里人的那种气质。
所以我小时候就总怀疑她父母是不是也在城里炸油条或是其他。
直到后来我们家那条巷子传遍了她身世的各种议论,才印证了我对于她不是亲生的猜测。
后来一次跑到房顶上看星星,听到她与爸妈的争吵,而她爸妈全程痛哭。
之后“咣”地一声,她摔门而去。
我则远远看到身后两个正一瘸一拐努力追逐着她的人,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苍老而深沉。
最后是在一块麦田里找到她的,据说当时她正在追一只野兔。
我没想到她这么小的年纪就已经学会了伪装情绪,而从那晚她被她爸扛在肩头背回家后也再没有人提起这件事。
当然,从这之后她的爸妈对她更加无微不至,她一度成为我们巷子里最受羡慕的对象。
06
再后来得知她是被亲生父母抛弃的,而邻居家叔叔阿姨因为怕她遭人非议才从山西挪到山东。
有很多时候我会在想,如果没有被抛弃她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这个答案我不敢确实。
但唯一能确定的是,她和文章中的多喜一样,背后都有一股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暖流吹动。
而无论夜多么黑,多么令人生畏,也总会存在那个默默守护我们,勇敢守卫我们的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