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尘世,每一个女子都有着自己渺小却深深植根于内心的梦。在湘西山村,一个单纯到有些愚昧的萧萧毕生的梦想,就是成为一个女学生。在她的瞳孔之中,她固执地相信女学生的生活五彩而斑斓,比她周遭的一切好上千倍万倍。身为童养媳的她,12岁就面临着婚姻里的种种,丈夫尚不满三岁,她同时兼为姐姐和保姆,繁重的劳动让她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欢乐。确切地说,她的童年甚至不曾有过欢乐。从小失去父母的她,从一开始就体会到了人间的不幸,抱丈夫、做杂事,就是她的全部生活,她无比向往着女学生的自由自在,而却在这懵懂的时候,被花狗诱奸,怀上了牛儿,她的生活似乎也因此变得不再平静。
一天天大起来的肚子和肚子里那一动一动的感觉让她产生一种危机感,她幼稚地去吃香灰、喝冷水,当这些都无济于事的时候,她想到了逃跑,不幸被家里人发现。家里人将她捆着关了起来,“沉潭”还是“发卖”,是摆在她面前的两条路。“沉潭”多是那些读“子曰”的族长才做的事情,伯父不读,也不愿意去做,萧萧只能成为“二路亲”了,但是因为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家,这件事情就搁浅了。起初丈夫不能和她住在一起,但是不久之后,他们又像以前那样如同姐弟一样了。在丈夫明白了其中的原委之后,他并不希望萧萧离开,萧萧也不愿离开。后来萧萧生下了牛儿,因为是儿子,所以就不需要再嫁了,一场风波到这里算是告一段落。
牛儿十二岁时也成了亲,继而有子,萧萧抱着小毛毛,就好像当年抱着自己的丈夫一样。她看着路过的女学生对着哭闹的毛毛说,长大了,我们也讨个女学生做媳妇!一句话,不禁让人潸然泪下,这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对于美好一直以来的追求与向往,那满心的憧憬,让她坚强地去面对这样不公的命运。因为羡慕,所以想要成为,因为不能成为,哪怕靠近也好。在当时的湘西社会之中,萧萧这个人物所反映出的人性与当时的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沈从文先生在尽力淡化矛盾的同时,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更大的冲突,那是一种对于人性的深刻探讨,令我们感慨而深思。
平凡的萧萧有着单纯可爱的梦,成为女学生,似乎就能挣脱当时不受自己控制的命运。她一生对这样的美好怀有期盼,而最终还是眼看着一代又一代重蹈覆辙。她不曾放弃对于生活的热情,仍然满心期待着那样美好生活的降临。这样的淳朴,更反衬出那样悲惨境遇下她的无辜与无助。从字里行间,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那种来自人类心灵深处的呐喊,那种身处劣势的彷徨,让我们对湘西社会当时的情形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女学生”这个词在萧萧的眼里,代表着一种反抗,一种面对不合理制度的勇敢反抗,然而却是她一生都不可能真正涉足的道路。知识固然可以改变人的一些思想,然而在当时人们心灵深处那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却是外力很难连根拔去的。小说中对于“女学生”的虚写,不仅给了萧萧往前行走的力量,更是给了我们读者一丝丝希望,在这丝希望之中,我们期待着萧萧能够得到一种理想化的人生。
萧萧并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那种意识去反抗自己不情愿的婚姻,也没有一种很强烈的贞洁观念。她的一生是可悲的,同时也是可怜的。花狗的出现让她过早地得到了一个儿子,而且是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儿子,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麻烦,以及萧萧那幼稚可笑的解决方案,都着实令读者心疼。在沈从文先生不动声色的描写之中,我们看到的是萧萧那顺从于人性的来自于自然的揪心对抗。她只剩下自然这一把利器了,她在不自觉之中运用人性的原始冲动搅乱了丈夫一家的计划。不愠不火的情节之中,暗自隐藏着巨大的力量,那是一种源自于自然的无声呐喊,在这曲田园牧歌之中荡气回肠。
浮萍半生怨,萧萧伊人梦。沈从文先生从容不迫的笔触在我们的心上留下了一道深深的印记,那是我们对于萧萧深深的同情,带着一种凄婉的气息,深深扎根在我们柔软的内心世界之中。身为作家,他将叙述的艺术运用到了极致,在不紧不慢之中,故事却恰如其分地扣人心弦。闻这曲牧歌,心将随之而往,飘到那湘西山村的暮色之中,与那一个个鲜活却并不自由的灵魂进行着一次关于人性的对话。
黄子京:95后作者,爱写作,爱电影,天秤座女生,完美主义者,第三届超级明星文学新人选拔赛全国16强。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作者,也欢迎将此文章分享给您的朋友,转载请联系作者,原创文章,抄袭必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