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遍焦虑的社会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得到飞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同时贫富不均也很明显,社会的焦虑也很普遍,特别是在教育方面的焦虑。
或许你也希望孩子健康幸福就好,可每当你听到你的朋友刚买了学区房、XX的孩子孩子去了XX补习班,亲戚家的孩子上了XX特长培训班,同事的孩子考上了XX顶尖名校时,你一定会动摇:我要不要把孩子也送去补习班?
孩子的教育,仿佛变成了一整个比赛,似乎你不为孩子的教育付出全力,你就不是合格的父母。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这个逻辑常常是:好的教育资源(好学校、高额的补习班和特长班、夏令营...)= 好成绩= 好大学 = 好工作 = 好生活
可这里真的每一个阶段都能打上等号吗?
实际上每一个等号背后都存在概率论,美国顶尖名校的录取率,已经降到百分之几,甚至千分之几...
我们极其容易为社会流行的教养文化所裹挟,按照社会阶层体系流行的教养标准去评价孩子,受到各种教育专家观点的裹挟......
在这种环境中到处都是焦虑的家长,他们把所有的金钱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
二、你为什么焦虑
心理学上,焦虑常常源自以下3个原因:
1.不确定性——你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未来会怎样成长,能不能上名校?会不会过上好生活?
2.相互比较——你常常潜意识开始比较,我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好吗?我能为他提供好的教育吗?
3.选择困难——选择好学校、好老师、好的夏令营、好的补习班......这么多选择,到底哪个好?
三、如何面对教育焦虑
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常常源自对未来的不确定,对未知的恐惧。
我们不妨把思考和眼光看的更加长远,未来社会会怎样?我希望我的孩子成长成为怎样的人?
一旦你确定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就像为孩子的教育找到了远方的灯塔,有了明晰的方向。
当然,找到这两个问题答案的前提是,你需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和清醒的思考,不能轻易被社会流行的教养文化所裹挟。
我们心里要明白:世界发展如此之快,虽然我们不可能对未来全部可知,但依然有迹可循。如果人工智能会取代大部分机械化的工作,那创造力和共情力则是孩子未来成长的必备能力。
如果你暂时难以判断这两个问题,我的建议是:有4种能力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必备能力——独立自主、创造力、共情力和幸福力。
知道孩子未来所需的这4种必备能力,我们就别在把焦点都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我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提高这4种能力的学习。
2.相互比较: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家长们请停止过度比较,别人家的孩子是别人家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的教养,一半靠科学,一半靠天性和直觉,请停止每天的唠叨和比较,更不要在孩子面前反复叮嘱“你看隔壁谁谁,又考了满分。”
相信我,很多时候你听到别人谈论孩子优秀和成绩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你潜在的虚荣心。
不要总是拿你的孩子去与他人比较,教育从来不具有可比性。
3.学会选择:
学会选择的前提是,作为父母,你有自己相对较为明晰的教育信念和判断标准,不再盲目凭直觉选择对孩子的教育。
三、保持你的独立思考
容易被社会流行教养文化裹挟的父母,人云亦云的父母,常常培养出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人格的孩子。
不要把优质的教育资源简单粗暴地等同于好学校,不要把重视教育等同于一年给孩子报多少培训班,更不要把孩子优秀等同于好成绩、比赛得奖。
普遍为孩子成长焦虑的年代,更需要你静下心来潜心观察和关怀你的孩子,找寻你对教育独立的思考和见解。
请你深呼吸,放下你的焦虑,找寻你对孩子教育独立的思考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