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围绕一个“点”
“点”就是问题,问题是反思的起点,没有问题就没有反思。不针对问题的反思是没有实效的反思,因此基于问题是反思走向深入的前提。
对教学现象进行针对性分析,挖掘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找出学生学习行为方面的共性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反思。
主动捕捉典型的教学问题,用心感悟、用心反思,反思才有深度。
1.教学反思必须捕捉教学的闪光点
上完一节课,授课教师一定能感受到本节课的亮点所在,此时,教师就应该在教学反思中将这些亮点记录下来,在以后的教学当中灵活运用。
2.教学反思必须找到教学的失误点
教学是一种遗憾的艺术,没有失误的课堂是不完美的。作为教师来说,失误在所难免,但我们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失误的慧眼。课后,教师应尽量列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失误点,如果自己不能发现,可以请同事多听自己的课,给自己提一些建议,然后认真地加以反思,并分析造成这些失误的原因。
3.教学反思必须凸显教学的发展点
一份好的教学反思,要善于寻找自己在教学中的发展点。在分析总结原有闪光点及失误点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反思自己应该朝哪些方面继续努力,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高效。我们要分析自己的教学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和自己的学生,罗列出教和学两方面的发展空间。
4.教学反思必须记载教学的疑惑点
没有一成不变的课堂,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学生。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一些备课时没有预料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勤于记载,勤于思考。如果当堂不能解决,课后一定要查阅相关资料,在下节课要给学生解释,并及时将这些问题记录在案。
5.教学反思必须记录学生的不同见解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到见解,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赞赏和激励。对教师而言,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作为未来教学的养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