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卡卡写作进阶班作业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书评:生命以痛吻我,谁说不能报之以歌?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书评:生命以痛吻我,谁说不能报之以歌?

作者: 22fd949efbf0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20:51 被阅读13次

我们的人生不是一本写不完的长篇小说,更不是一部永不落幕的电影。最后的最后,迎接我们的究竟是明天还是意外,只有上帝能够主宰。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这本书,我原本不太想写书评,更诚实一点的说法是不敢写,因为身体的原因,更因为2019年即将面临的一场手术。本书的作者希瑟人生落幕,已入天堂,而我的人生,还奢望拥有更多个明天。心仿佛被撕扯成了两半,在黑夜里拔河,最后理智战神了情感,恍如光明战胜了黑暗。我向往有梦想的光亮照进现实的早晨,所以我期待自己有希瑟的那份勇敢,无惧生死,勇往无前。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有耐受力的人,尤其是面对重大疾病。在我看来,疾病考验的不仅是身体,还有人心。依照我的个人经验,没有强大的社会支持系统,没有强大的生存意志,想要与一场重大疾病抗衡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有时候人注定无法胜天。在讳病忌医、一心想把死亡话题拒之门外的大多数国人心里,最怕的两件事大概就是疾病与死亡。我断然不敢给自己脸上贴金,自己当属这支庞大队伍中的一员。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我感受到的不是迎面而来的绝望、而是一种扎根在爱的泥土里、蓬勃向上的力量。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源于一次写稿经历。这本不到200页的小书,并非出自专业作家之手,也不是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书籍。本书的作者希瑟·麦克马拉米(Heather McManamy),出生于威斯康星州西埃利斯,生活于麦法兰。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获得心理学及社会学学位。希瑟与丈夫杰夫于2006年完婚,女儿布里安娜2011年出生。2015年,希瑟因患乳腺癌去世。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名——《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书名?一个身患绝症的母亲,在最后的时刻会有怎样的所思所想?又会主动或被动地经历些什么?一系列的疑问在我脑海中盘旋,直到翻开书,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一切问题才有了答案。

最喜欢的场景,是希瑟在得知命数已定后,她为自己举办一场退休派对,在酒吧骑上了一头名为“红色石头”的机械公牛,并一跃成为了最佳骑手。一个时日无多的癌症患者和一个骑牛女郎之间的距离,有时候就是这一秒与下一秒的距离,更有可能是生与死的距离。但是,任性的做一回自己,应该是每一个生者的权利。

最感动的场景,是希瑟在艰难痛苦的手术和化疗间隙,秘密的执行起自己的妈妈卡片计划,卡片上写满了自己对女儿未来生活中特殊时刻的寄语。从“布里安娜第一天上学”到“布里安娜高中毕业”,从“布里安娜十八岁”到“布里安娜退休”,从“布里安娜遭遇分手”到“布里安娜的婚礼”,作为母亲,希瑟倾尽全力、穷尽所有地守护着心中对女儿的那份爱。这份爱中,更多的不是担忧,而是鼓励、信任与祝福。

最不可思议的,是一个炎炎夏日,大多数人都在找地方乘凉,希瑟却独自来到墓园,刷卡给自己买了一块儿墓地。她甚至跟火葬场的工作人员探讨——“人类到底该不该实施裸葬?”这样终极的命题,并跟丈夫指定了自己火葬当日的着装要求。希瑟心想,如果等不到穿那件崭新的冬款大衣,火葬那日就一定要穿上它。火葬仿佛变成了一场死亡之约,同样需要仪式感。

最脑洞大开的是,希瑟竟然打破传统方式,亲自操刀为自己设计骨灰盒及其摆放的位置。别人的骨灰盒用来存放骨灰,而她的骨灰盒不仅要安放下自己的骨灰,还得具备附加功能,有富余的空间用来存放画、信笺、照片,甚至有可能是一个闪亮的芝加哥熊队头盔。

最震撼的是,作为一个一路跌跌撞撞、身心无数伤痕,依然有幸活过三十的我来说,虽未目睹多少名人志士的葬礼,但也参加过一些普通人的葬礼。依据我有限的经历,发现作为一个人,这最后的一场告别仪式,大都是逝者生前的挚亲好友帮忙操办的,有的可能会遵照逝者生前的遗愿,而大多数都是执行生者的意愿。

希瑟,至始至终仿佛都没有顺着人流的方向走,而是逆流而上。这一次,她同样主宰着自己的命运,即便这是最后一次机会,她也要做一回掌舵人,主导自己人生的方向。她精心为自己的葬礼仪式选址、策划,她决意要按派对的调性安排自己的葬礼,每一道程序,甚至葬礼仪式上播放的歌曲,身后的墓志铭,希瑟都一一安排妥当。

最无价的金句——

“让我们放下手中的事,先感谢这脆弱的、如同过山车一般险象环生的生活,然后做一些真正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做你一直想做而又没做的事情。给某个人一个惊喜的拥抱。出去看日落,与所有人和平共处。最后,活着,大笑、爱,尽情去做。”

“无论三十六岁、六十岁还是九十岁过世,如果你不曾真正感受生命,那你始终会觉得人生太短。找到你的希望所在。不要忘记,每一天都有有意义”。

毕淑敏说,人生本无意义,然而我们应该赋予它意义。生而为人,我们活一日,就有选择的自由,就有赋予生命意义的权利。

面对死亡,你与其痛哭流涕,何不选择笑着离场?

生命以痛吻我,谁人说不能报之以歌?

惟愿你我的前路虽苦乐参半,依然有歌相伴……

一本小书,我能读懂其中这么多的精髓,相信它也一定能打动你。

相关文章

  •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书评:生命以痛吻我,谁说不能报之以歌?

    我们的人生不是一本写不完的长篇小说,更不是一部永不落幕的电影。最后的最后,迎接我们的究竟是明天还是意外,只有上帝能...

  • 2019-02-26

    生命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 苦难

    生命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你他妈滚啊!

  • 2019-03-16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沉默。 世界以歌吻我,我报之以沉默。 世界以梦吻我,我报之以沉默。 世界以美吻我,我报之以沉...

  • 人生呵,难得尽如人意。

    世界吻我以痛,吻我以痛,吻我以痛。但毕竟吻过,那便报之以歌吧。

  • 无题

    世界以痛吻我 而我报之以歌

  • 冥想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 2018-02-03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 感想1

    命运吻我以痛,却要我报之以歌。

  • 束缚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书评:生命以痛吻我,谁说不能报之以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u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