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冒犯了你,你可以选择只原谅他一部分,给他设置一个百分比,是不是很神奇呢?
作为一名“孩子王”,我听到孩子们说“对不起” ”请原谅”这些话的机会是蛮多的。
小学生活泼好动,调皮又捣蛋。有些同学之间的友情,翻脸比翻书还快。每当他们怒火冲天地燃起战火的时候,就是老师去充当消防员的时刻。
每次扑灭战火,必定是一番软硬兼施的语言熏陶,然后再是行动上的握手言和。此时刚刚停战的双方,一般都会惧于老师的权威,双方两手紧握,互相说出一句“对不起,是我错了,我不应该……“
小学生一般很少记仇,他们之间的矛盾,往往都是小打小闹,握手言和之后,就又混到一块玩得十分痛快了。
但也有例外的,就像小霞和小新这种暗地较劲的地下斗争,即使多次互相道歉,也不会让她们释怀,双方依然视对方为眼中钉,肉中刺。只不过她们一直都保持”不明争,只暗斗”的局面罢了。
遇到这样的孩子,实在让我们这些“孩子王“万分头痛啊!
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化解这对小冤家之间的矛盾呢?
在哈丽特·勒纳的《你为什么不道歉》这本书中,给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本书中,作者通过对道歉领域20多年的深入研究,教会我们如何传达有诚意、有深度的道歉,来巩固我们日常的人际关系,同时,教会我们识别哪些是刻薄无效的道歉,避免一些争吵和冲突。
作者哈丽特·勒纳,是美国备受尊敬的女性心理学家、有30多年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治疗经验。
这本书,对我来说,挺实用的,不仅仅是让我认识了道歉的类型,避免踩上错误道歉的几个坑,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该怎么面对不肯道歉的人,该怎么接受别人的道歉,该怎样利用“原谅与和解“修复已有裂痕的人际关系。
我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的人,有很强的顺从性,容易被人忽悠上当,也容易为自己犯下的小错后悔不已,还会对一些用语言伤害过自己的人记恨很久。这样的性格特点,往往让自己背负沉重的思想负担,生活过得并不轻松。
说白了,我的性格,与小霞、小新的性格,多少有点相似的地方,不容易原谅对方,难以放下过去。
本书第三部分“如何接受别人的道歉”,以及第四部分“原谅与和解“,这些内容,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
也许,这些内容,不仅能让我放下过去别人对我的误解,还能解决小霞与小新的多年宿怨吧。
下面,看看这些内容为什么引起了我的共鸣吧。
1.如何接受别人的道歉?
(1)要勇于对别人的道歉说谢谢。
“谢谢你的道歉,我很感激”,如果能够对伤害自己的人说出这句话,既可以让对方意识到他确实做错了一些事,也可以让他坦然地接受你的感激。
有一年期中测试后,一位同事在背后向我的搭档(学校教导主任)反映,说我评卷时评分不合理,学生答对了也不给分。她还趁机在领导面前说了我不少坏话。
那位爱挑事的同事是刚从外乡调来的。她不知道,我跟搭档之间可是无话不谈,而我的搭档,是一个做事很公正的领导。
搭档很快就跟我聊起了这件事,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把情况如实向搭档反馈:那位同事上课时把某个知识点讲错了,她们班的同学全部按错误的方法答题,当然不能给分了,她是把自己的过错,推脱到我这个评卷小组长的身上了。
后来,搭档找那位同事谈话,希望她以后要虚心请教,搞好同事关系,还让她来跟我道歉。
面对这种爱嚼舌根的同事,我十分的厌恶,但看在搭档的份上,我接受了她的道歉。今天想来,当初我应该对她的道歉表示感谢。是她教会了我,原来有些人自己犯错了,会把责任推给别人,以后遇到这种人,要小心行事。
(2)不要对道歉的语言字斟句酌,学会给对方机会。
当你对对方道歉的态度、语气一直纠结的时候,心里会一直不开心。
一次,小标抢走了小成正在看着的课外书。腼腆的小成瞬间被吓哭了。老师批评了淘气的小标,要他马上把书还给小成,并向小成道歉。
小标嬉皮笑脸地对小成说:“对不起啦,小成帅哥别哭了,我就看一眼而已……”
小成气得一声不吭。老师只好安慰小成:“小标就这德行,他没有恶意,别放在心上。”
小标是个没心没肺的家伙,平时就是一个嘻皮笑脸的样子,即使他的道歉显得不够真诚,只要接受就是了,没必要为他态度不真诚而烦心。
(3)行动有时候比语言更有用。
对于不善言谈,说不出道歉的人,学会原谅他为表达歉意做出的行动改变。
老公平时惹毛了我,就很少用语言说出道歉的话,这让我很生气。
其实老公在别人跟前特别会说话,深得同事、邻里的喜欢。但他在家里,就是不肯轻易服软。有一天,他又惹毛了我,我大声反击:”你把笑脸都给了别人,为什么不留给自己的家人呢?“
面对我的指责,老公自知理亏,他默不出声,主动过来帮我干家务。这是他惯有的行为:宁愿干家务也不道歉。
看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其实,老公的道歉,是在行动上,而不是在语言上。明白这点,我以后也不用为他不肯说出“对不起“而闹心了。
2.修复人际关系的方式:原谅与和解。
接受道歉,并不意味着和解,更不意味着原谅。
当别人说出“原谅”的时候,更多的是对你的尊重,是因为想忘记过去那些不愉快,让自己内心获得平静,而不是真正原谅你的那些错误行为。
在表达“原谅”的时候,要注意2个方式:
(1)对于备受伤害的一方,不要劝她忘记伤痛,去原谅那些死不悔改的犯错者。
这样做,只会给受伤者伤口上撒盐。有些错,是终生都无法原谅的,只能让她在生活过程中,逐渐从伤痛中解脱出来。
我的同学阿红曾经度过一段很闹心的日子,她的同事兼闺蜜,不知何时与她老公好上了,并且怀上了孩子。
阿红与她老公是同村兼同事。在阿红还在读书时,她老公就展开猛烈的攻势,死缠烂打地把阿红追到手。没想到结婚才几年,就干出对不起老婆的事情。
眼里容不得沙子的阿红当即提出了离婚,老公答应了。公婆特别喜欢勤快又孝顺的阿红,希望阿红愿谅老公,继续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家里的一切,让儿子净身离开这个家。
阿红十分矛盾,留下来就是为负心的男人当牛做马照顾老人和孩子;离开吧,又放心不下曾把自己当女儿一样疼爱的公婆。
阿红的公婆,就不懂得,劝儿媳妇原谅背叛婚姻的儿子,其实就是给儿子开脱罪行,还往儿媳的伤口撒了一把盐。
(2)原谅是可以设置程度的。
对于严重的犯错者,作者提出的建议,令我耳目一新: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原谅对方60%或90%。
这样做有两个好处:
一方面,表达了你认为对方做出的补偿和改变行动可以得到谅解。
另一方面,也能让对方知道,这个行为确实伤害到了你,你没办法选择原谅。
小霞和小新之间的宿怨,看来用上这一招,应该有点效果。
两个小家伙的父母都离了婚又组成了新的家,她们产生矛盾的地点几乎都在村里,很少把战火烧到学校。往往是回学校后,同村的孩子把战况报告给老师的。
今后,我要尝试用上”原谅可以设置程度”这一招,让两个小家伙先原谅对方一部分,以后再慢慢修复同学关系吧。
《你为什么不道歉》一书,确实是一本很实用的工具书,值得我好好去学习,去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