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新教学”思考

“新教学”思考

作者: 一级剑客 | 来源:发表于2020-01-11 21:56 被阅读0次

    从1999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开启了建国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又进入一个新纪元。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力量。

    “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在于课堂改革,课堂改革的核心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钟启泉)

    纵观建国以来的基础教育,在改革的进程中,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在不断升级:

    一是“双基”目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1952年从前苏联改变而来,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中统领了很长一段时间。

    二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001年颁发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编写教材和编制《普通高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必须落实三维目标。

    三是核心素养: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台,全面界定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价值观念。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

    四是学科核心素养:2017年12月29日,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标志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正式发行,各学科首次凝练提出本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育改革的最大难点在于考试与评价。2014年,我国开启了新高考改革。选择、多次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是本次高考改革的关键词。当然,高考必然是教学的指挥棒。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考导向教学功能,即由考试的改革来倒逼高中教学的改革。“新教学”是改革的必须产物。

    新中考改革接踵而至,这是改革与发展的必然。同理,新中考改革必然要倒逼初中教学的改革。从近两年教学实践来看,教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抓着时机,实践“新教学”,收获了创新教学带来的中考胜利。诚然,“新教学”在我们县域内还不成熟,必然要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杨向东、崔允漷教授给我们指明了方向。

    “以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学校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育人模式。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从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向素养本位、学生中心转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以现实情境为载体。”(杨向东)

    真实情境,即个体所处的各种日常实践。实践证明,学校课程如果脱离真实情境,就会导致“用不言语的方法学外语、用不科学的方法学科学、用不道德的方法学品德、有不艺术的方法学艺术。(崔允漷)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看,学习,不是被动地记忆知识,而是通过能动地参与,解释信息,建构知识的过程。

    这样一来,新教学,就是“素养本位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崔允漷)就是坚持“大任务、大观念、大问题、大项目”理念,采用单元整体设计的教学。从《课程标准》来看,新目标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单位从“一个一个知识点”转向“在什么情境下运用什么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或完成什么任务”。一方面,基于核心素养,二方面基于问题意识,三方面基于真实情境,四方面基于项目化的合作学习。

    因此,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在新高考、新中考背景下,教育专家、教研工作者和一线教师都在积极探索、研究、实践“新教学”。然而,我们县级学校的新高考、“新教学”、新课程的落实,谁来担当“推手”角色?实践证明,教研工作者将要担此大任。

    纵观2019年教育工作,可见教研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从首次提出“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到《加强和改进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教研的主要任务:“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引领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教师专业成长,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深入研究学生学习和成长规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教育管理决策,加强基础教育理论、政策和实践研究,提高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意见》就是行动的指南,为教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广大教研工作者终于能理直气壮地行走在自我价值实现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大道上了!

    因此,县一级的教研员更要树立教研自信,争取正确的职责定位,切实履行“研究、指导、服务”的工作主线,义无反顾地担起新改革、“新教学”、新课标的推行、推广、深入的“推手”,助力教育质量的提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新教学”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yb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