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爱的艺术》:论没有对象的根源

《爱的艺术》:论没有对象的根源

作者: 这里有海洋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1:38 被阅读36次

    今天写的书评是《爱的艺术》。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学会如何去爱人,如何更妥善的处理与父母与伴侣之间的关系。所以今天把它推荐给你,希望我们在爱的路上,自信并且爱别人还有爱自己。爱与被爱同样是一种能力。

    《爱的艺术》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经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有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年)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爱与被爱的需求也不断在增长。不知不觉有了喜欢的男生,并且身边的朋友都会陷入到这一类的烦恼之中。也有很多人会跟我哭诉,男朋友怎么怎么渣之类的问题。

    但是我会发现,真的有女生一个男朋友渣,接下来的男朋友一概都很渣。而且很多女生想法很奇怪,觉得爱就是别人对她无限包容。不仅物质上给她买买买,精神上更是各种娇惯甚至说是作。男朋友还有各种各样的名称,有男票,饭票,还有肉票。至于为什么是票,可能是和金钱有关系。而且只求回报,不求付出。别人可能付出累了,稍有些怠慢,就开始说别人渣对她不那么好了。后来就分手了。

    真的,我比较不能理解这些女生。一边嚷嚷着要女权,要独立。一边却又想着傍上个什么男朋友,车子,房子,工作,还有不用工作。然后自己就什么都拥有了。我觉得中国女性为什么得不到尊重的原因可能就在这方面。第一,言行不一致。说的和做的永远都是一套和另一套。第二是言行无忌,一旦愤怒的时候什么话都往外说,从来不想那些话代表的意义和后果。


    很多人如果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被爱。那么你可能就不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了。而是一个人时,内心安定有力量的自处,不庸人自扰,不无病呻吟。我觉得一个人最好的时光就是她一个人的时候,宁缺毋滥。当然要想被人爱,首先你得沉稳,自爱,确保自己是一个值得爱的人。真的,如果不想另一半都是人渣的话,那你就别做人渣吸引器。

    至于如何去爱,从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迟。并且你越先得到它,你就会生活的越幸福。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地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的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表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全书分为四个章节。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与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

    人们认为爱并没有什么可学的第二个原因是,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归根结底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

    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之前《少有人走的路》书评中说过这个问题。)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 ,两个迄今为止同我们一样是相互陌生的人,当他们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俩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迄今为止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来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异性的吸引力和性结合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时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而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爱情的表现。详情请见→书评:《少有人走的路》

    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一样。只有逐渐的了解它,我们才能获得它。


    第二章 爱情的理论

    1.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吃了辨别善恶之树的果子后,他们就不再顺从上帝(只有允许不顺从时,才会产生善恶),他俩就脱离了动物界与大自然的原始和谐,从而成为人。当他俩作为人诞生后,“这才发现自己时赤身裸体,感到很是羞愧”。难道是因为亚当和夏娃看到了对方的性部位而感到羞愧?显然不对。而是男女在意识到自己和对方后,也就意识到了他俩之间的区别和距离,知道他俩属于不同性别。由于他们认识他们之间的区别,所以他们就相互陌生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去爱对方——亚当把责任推卸到夏娃身上,而不是试图为夏娃辩护这一事实就证明这一点。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又没有通过爱情去达到新的结合——这就是羞愧的根源,同时也是负罪和恐惧的根源。所以对人来说最大的需要就是克服他的孤独感和摆脱孤独的监禁。

    而成熟的爱情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

    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它使一个人更好的完成他自己。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地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收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地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

    我觉得这里的给,肯定是给对了人才会有这样的结果。很多时候,一个人的给,一个人的爱,对方可能不会领情。以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例。真的就是,我爱你,与你无关。

    总之,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爱情的积极性除了要给,还包括了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而尊重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的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并且只有当我自己达到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别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尊重才会成为可能。而我只有用他人的眼光看待他人,而把自己的兴趣退居二位,我才能了解对方。(我觉得尊重对方这一点特别重要,只有你真正尊重了别人,你才有可能获得尊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才好,不要想着去控制和利用别人。这点很重要。)


    2.父母和孩子的爱

    这里主要说的是父母对孩子的天生的,不求回报的爱以及父爱与母爱的差别。

    我被爱因为我是我,因为我是我父母的孩子。天真的、孩童式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则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别把一切都当做是理所当然,父母也同样需要被爱。而且要去真正爱和尊重我们的父母,一样需要时间,需要长大,获得能力。因为爱和尊重并不是天性,它来自人性深处的宽悯理解,是一种力量,要逐渐地才能得到它。

    3.爱的对象

    这里主要说的是博爱,母爱,性爱,自爱和神爱。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Ⅰ.博爱地基础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地生活情趣。

    Ⅱ.母爱是天生的,但是也是有动机的。主要是①本能②满足自恋:将孩子看作自身的一部分③权力欲和占有欲,论婆婆和儿媳妇大战的根源,哈哈。还有最后一个也是我认为的母爱最大的动机。

      也就是说人对自己的纯生物作用不满,他不能忍受自己仅仅是被扔进这一世界的小卒,他一定要感到自己是创造者,是能超越处于被创造者消极地位的生命。满足这一要求有许多可能性,最自然的和最基本的途径就是母亲对自己创造物的关怀和爱。在孩子身上,母亲超越了自我,她对孩子的爱使她的生活产生了新的意义。

    Ⅲ.性爱使要求彻底地实现合二为一,要求自己同他人完全融合。

    我从我生命本质出发去爱对方,并且去体验对方地本质。爱情使意志的行为,是人作的一项把全部生命交与对方的权利。


    我觉得这段话很好,最能让人成长的就是恋爱了。伴侣之间关系的处理,真的是太难了。但是在获得爱的这条路上并没有捷径可言,唯一的答案就是 The answer is life.

    Ⅳ.自爱,一切有能力爱别人的人必定爱自己。

    我并不喜欢亦舒,但是她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自爱,沉稳,然后爱人。

    Ⅴ.神爱,因为没有宗教信仰,并且内容很难理解,这里不做涉及。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此章主要介绍了资本下的当代社会人们的问题,主要是孤独以及快餐形式的爱情,这一点和我们现在的社会有点相像,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解决的措施与方法。主要还是歌颂真正的爱情。

    爱情只能产生在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的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功和劳动。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成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爱情的存在只有一个证明:那就是双方联系的深度和每个所爱之人身上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也是我们所能看到的爱情的唯一成果。

    第四章 爱的实践

    这个我就不多讲了,实践嘛。当然,前提是你得有个对象。哈哈。

    好啦,本来想介绍一下有关作者的轶事,但是这篇文章不知不觉又写的太长了。这本小书很值得一看,很很值得买。我买的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薄薄的一本,我记得好像才10块钱。


    想说一句很酷的话,一想到爱情,我就想到了你。

    好啦,如何去爱,以及如何对待自我与周遭是我们一生都要面对的巨大课题。不要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从今天开始就做一个幸福的人吧。

    冬天到了,祝大家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的艺术》:论没有对象的根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eyc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