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结构可以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介绍了思维模型的定义和它的本质;第2部分主要讲的是如何找到思维模型和通过学习的方式掌握某一个思维模型(所谓掌握就是从发现这个思维模型到理解这个思维模型,到最后可以应用这个思维模型的三个过程);第3部分讲如何把这些不同的思维模型组织起来,构建成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知识体系(这时候要做的就是为解决复杂问题而做准备,因为某一个思维模型,它可能能够应对单一的问题。但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面对的往往都是复杂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用多个角度,多个层次的思考,所以构建多元的思维模型是必然的。同时单一思维模型只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是它不能减少问题的数量);最后一个部分就是将多元思维模型应用在不同的复杂问题当中,也就是作者应用思维模型的解题思路放到了不同的情景当中,做演示做示范,以便帮助我们能够更好的,真正的应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从结构上来看,全书用的是逻辑递进的方式WHAT-WHY-HOW,从是什么到怎么用,从简单到复杂。所以从阅读上来说,如果对基本概念“思维模型”“多元思维模型”没有深刻的理解,建议按照书本顺序,层层递进,从头读起。
由于本书是实用性极强的书,所以我采用分次阅读的方法。第1次从寻找关键词的角度去进行略读;第2次从构建逻辑关系,掌握方法的角度进行阅读;第3次从更深刻的原理进行阅读,思考作者写作背后的逻辑和思维模型是什么。
第一次阅读笔记
一、为什么需要“思维模型”的学习方式
1.做决策的依据
普通人用的是个人过往的经验,而成功者应用的是各个学科最重要的基础原理和规律,各有自己遵循的原则。
查理芒格把“各个学科最重要的基础原理和规律”称为思维模型。
2.跨学科学习
跨学科学习的关键根本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不同领域间面临的共同问题。不同领域都在解决相似的问题,而每个领域中解决某类问题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我们可以去找那些发展水平更高领域的解决方案,搬到发展水平较低的领域,这就是创造性学习,也是我们解决创新问题的一种重要策略。
这段话理解起来就是知识的迁移,要能看到不同问题背后在本质是同一类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用少数知识解决多数问题。这让我想起采铜第一次把物理学中“半衰期”这个概念应用到学习领域,用了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那也是我第一次听到知识迁移这个概念。所以,有两个重要的启示:1.要真正的理解那些不同学科的重要原理和规律;2.要能看透问题的本质,能准确的定义和区分问题的种类。
3.构建深度的思考力
思考力水平等于你做出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我们的假设和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越高,说明我们的判断越准确,洞察本质的能力也越强。但提升我们洞见力的关键不是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找到更底层的规律。过去仅靠积累经验和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之所以落后,不是因为他不能学习更多的知识,而是因为这种方法在知识量上的积累花了太多的时间,而很少触及问题背后的规律和原理,所以就无法大幅度突破自我认知的边界。要掌握更多的原理,就要从学习掌握多元思维模型开始。
接上一个话题,想要具备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必须要努力在问题的背后做文章,也就是要理解问题背后的规律。如果只有点的学习和量的积累,就不如直接学习“本质”,毕竟量变的最终结果也是质变。但我想这里应该有一个更基本的认知,思维模型的学习是目的,但不是过程,以思维模型为基本要素,但不是说知识积累不再重要。
4.思维模型和多元思维模型
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思维模型就是那些你在解决问题时,持续有效的方法,把它们总结起来,就是思考这类问题的思维模型。
多元思维模型——依然用查理芒格的话来说,就是来自各个学科的重要原理。
书中的第一部分并没有给思维模型和多元思维模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我猜测作者最终认为的思维模型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那些有用的能高效解决问题的套路。
我自己对多元思维模型的理解,就是由思维模型构成的知识体系,这个知识体系中的思维模型是多元化的,不是来自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个层次,而是各个学科,多重维度的思维模式的知识网络。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由点及面的调用出这些模型。
但是对个人而言,只有那些在遇到问题时,真正能够用到的策略才是属于你自己的思维模型。记住的思维模型都是仅仅是知识和文字,而不是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型。
6.思维模型对我们的意义
用思维模型的方式思考问题,背后有一个很关键的思维方式,就是它在不断的抽象具体问题的答案,把某一个具体的答案抽象成某一类问题的答案。
这样也就是一个去表求本的过程。也就是在不断的追问问题和答案背后是否隐藏着具有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如果能把握这一点,我们看似在解决一个问题,实际上我们在解决的是某一类问题,这样的话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当然会更高效。
7.全归因治学法:查理芒格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如果我们能够把自己总结的思维模型追根溯源,和相关学科的重要科学原理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对这个思维模型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
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我们用一种有效的策略解决了问题之后,我们要对这种策略进行一个深度的思考,看看这个策略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从某一个学科的重要原理衍生出来的,真正能够解决的可能是某一类型的问题,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如果能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不断的对这些策略进行思考进行深度的分析,我觉得自己的决策能力一定是会大大的提升的。
另外一本书叫《原则》,我想与查理芒格的这个思维模型,有相似性。只不过原则可能理解起来更像是一条一条的行事法则,而模型有更强的浓缩性和更普遍的意义。但从逻辑上来讲,它们都是我们做决策做判断的依据,都是从实践当中不断的总结起来的。只不过在查理芒格这样的高度跟深度上,他把这些原则不断的去进行抽象化,系统化,更甚至于跟科学结合起来组合成了一种叫思维模型的东西。比起原则思维模型,我觉得它更可能是具有方法论在里边,而是原则,很多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具体的指导思想,一个衡量工具。
8.经验积累型学习和深度思考性的学习
经验积累学习是这样的
而深度思考型学习是这样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不难看出来积累性的学习是依靠个人的摸索,依靠个人的成功和失败不断总结,是一个由下到上的过程,也就是从0~1~100这样的一个积累。而深度思考性学习是由上至下的一个过程。在这里我想起古典不断的提到的一个观点,就是说我们遇到的问题,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人已经遇到过,而且解决过,关键是我们找到那个曾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的人。所以他也一直推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直接翻书,而是要通过人事网书的方式,先找人问,问问别人是怎么解决这种问题的。他的思路跟书里边提到的这个深度学习的思路是一样的。从最上层去考虑,别人已经解决过了,那他一定有熟悉的套路,一定有更好的模式,你只需要把这套模式拿来去匹配自己的问题就好。但是在现实当中可能这样的人并不好找,所以我可以通过更高效的一种学习方式,让自己获得更多解决问题的套路,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直接去套这个套路。
深度的学习方式就是思维模型的学习方式,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要用这种方式来学习。
9.思维模型的4个层次
层经验技巧型;方法流程型;科学原理型;哲学视角
关键点1:虽然这4个层次是由浅入深的,但是并不存在简单的谁好谁差的问题,而是各有所长,适用环境和条件不同。
小问题直接解决,根据以往的经验技巧办了它。没必要把每一个问题都深入到哲学角度,既不经济也不划算。掌握好问题的尺度,匹配合适的模式层次。
关键点2:前三个层次的思维模型都是在答案的层面上找有效策略,学到的是具体的陈述性知识,而哲学视角是从提问和思维方式的层面上找有效策略,学到的是如何思考的程序性知识。
这里有两个概念: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关于作者的这个论述,我还是有疑惑的,作者把前三种都称之为陈述性知识,而把哲学视角称之为程序性知识。但是程序性知识按照传统的理解就是how to be的知识,也就是一个怎么做的流程性知识。难道作者是真正的认为思考的过程,思考的流程,才是真正的程序性知识,而所谓的方法流程只是一种陈述性知识?也说不定是我自己对这两个概念的定义理解不够透彻。有待继续思考和考证。(这个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因为最后我们要用哲学视角看待问题,但如果不能定义明白何为哲学视角,就会出现问题)
10.方法论:棱镜法分解问题层次
作者用了一个类比:阳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可以看到7种不同的颜色。那么一个普通的问题,或者是一个普通的答案通过棱镜的折射,也能够追问出背后不同的思维层次。模型如下:
这里涉及到了方法论,看起来模型很简单,并不困难,但从应用的角度,其实非常难。这个三棱镜对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认知能力,可能分析到方法层面就无法再继续深入了。但这样就反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没有办法分析的时候,问问别人的思路,查查资料,读读书,这个时候,读书与学习可能就真正的成为了实践型的学习,书就成为了自己的工具,而不是你的主人。我想这样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下对待实用类工具书的一种最好的方式。
第一部分总结
在这一部分作者介绍了全书的一些基本的概念以及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学习,是一个立论的过程。文章节选的10个问题,基本涵盖了书中第一部分的主要思想。
应用书中对第一部分的总结结束全文:
1.思维模型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学习思维模型的关键不是记住思维模型的定义,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2.有效策略分为两类:有效的答案和有效的思考过程。有效的答案可以分为经验技巧,方法流程和学科原理;而有效的思考过程,本质上是一种哲学视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