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阅读书籍收录时间管理入门到精通印象笔记 Evernote
如何建立一个闭环的笔记体系?高效输入和输出的方法

如何建立一个闭环的笔记体系?高效输入和输出的方法

作者: OSEN欧 | 来源:发表于2019-11-20 08:37 被阅读0次
    image

    背景

    之前做笔记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当我尝试把我全部的笔记都记录到 Notion 当中,All in Notion,发现很困难,也是不可能的。

    Notion 并不是全能的,它也有他的优势,强大的编辑功能,灵活的视图功能,便利的协作分享功能。但也有它的弊端,搜索不全面,服务器不太稳定,收集信息不够便利。

    第2个问题是,几个月来记录了几百篇的笔记,却想不起来多少。甚至有点还不知道放哪里了,也因为搜索的不足,找起来也有些麻烦。

    第3个问题,分类不规律,越分越乱。当我想把一个新的笔记放进去的时候,我会纠结放那个目录下。

    问题的本质

    • 缺少内化,输入和输出没有闭环

    • 缺乏一套适合自己的笔记体系。

    我为什么要去做笔记?

    其实应该是以用为目标。我们学东西,记录东西,其实就是希望它能够为我们所用。所以输出和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学习原则

    有效学习,以用为目标。

    「有效」就是只获取对自己的有用的信息,用于解决问题或传授他人为目的。以「用」为主,记笔记是为了用,不用的笔记没有价值。

    主题式应对碎片化

    面对海量的信息,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呢?需要对碎片化的信息建立体系。

    「主题」是就是建立体系化的过程。

    「主题」就是「项目」,表现为笔记的用途,用于解决什么问题,如「如何构建笔记体系」的问题,而不是表层的小问题,如「Notion 如何快速上手」「如何剪藏到印象笔记」,这些小问题都是大问题的子集,我们可以归到一个「主题」下面。

    费曼技巧帮助内化

    费曼,是美国的物理学家,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是个大学霸,不但科研强,教书更强。费曼如此厉害,学习力爆表,有人基于费曼的理念,总结出一个终极学习方法:

    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用自己的、简单的话来解释,说给门外汉听懂。

    浓缩成一个词就是「说人话」,这个方法就叫「费曼技巧」

    具体怎么做?

    1. 明确目标,就是说,一定要明确你要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你到底在学什么东西, 学的什么概念。

    2. 以教为学,作者的原话背得再顺,也不是「学会了」;而是,要用自己的话,说 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

    3. 总结提炼,当你对知识点逐个击破后,你再把它们合在一起,总结提炼。把复杂 事情变简单。

    笔记体系

    image

    学习的关键,在于「建立从输入到输出的闭环」

    这套笔记体系参考了知乎上最高赞的 INK 笔记法,在最后的步骤上加了一个 A(Apply )形成闭环。

    INKA 笔记体系

    • Inbox - 输入

    • Note - 加工

    • Knowledge - 整理

    • Apply - 输出

    使用工具

    主阵地 Notion,辅助工具 印象笔记

    其他小工具:快知、必收、Xmind、MWeb

    Notion 是我集中输出的地方,整理主题的笔记汇聚成一篇文章。得益于它强大的编辑功能,能很方便的编排文章,对外分享和展示。

    印象笔记,作为我的知识库,拥有强大的 OCR 和搜索功能,是个很不错的收集工具。一方面它很轻便,在手机上,电脑上都可以随时打开,记录想法和灵感,存放资料和读书笔记;另一方面,它与第三方APP的兼容很好,「得到」笔记同步,微信收藏,强大的网页剪藏等。

    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Inbox - 输入到收件箱

    Inbox,其实就是我们的收件箱。是众多信息来源的中转站,它就能够让你的信息有效归集。

    对于那些自发的信息灵感、工作资料、工作记录和思考、微信收藏等通通放到 Inbox。

    梳理信息来源

    用一张简单思维导图,梳理自己全部的信息来源:避免信息输入太过于混杂,选择合适的高质量信息渠道。

    image

    聚合信息

    将信息渠道聚合在一个地方,前段时间发现一个 APP「快知」做的很棒,可以订阅公众号、APP 或网站上的内容。

    如下是我的一些订阅内容,还能自己自定义,如跟踪竞品APP的更新情况。

    image

    稍后阅读

    在「快知」上速读,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如任务间隙、排队等,将对自己有效的信息,存放到「必收」,做稍后阅读。

    它能对一些文章进行排版优化,去掉广告内容,类似Safari 的阅读模式。

    image

    网页剪藏

    利用长时段(起床后到上班前,下班后到睡前、周末时间),进行细读,将有效的内容剪藏到 Inbox 中。

    image

    OCR 扫描

    将读书的笔记进行拍照保存到印象笔记 Inbox,方便搜索和整理。

    image

    利用 Alfred OCR 对电脑上收集的图片 OCR 后保存到印象笔记 Inbox

    image

    想法记录

    利用微信,iPhone 的小组件功能,快速记录想法到印象笔记 Inbox。

    Note - 加工成笔记

    将放在 Inbox 中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成笔记,可以运用笔记方法,如“知识卡片法”、“康奈尔笔记法”。整理成一篇篇加工过的笔记。

    想法和资料也进行进一步思考,合并、删除、存档。

    康奈尔笔记

    来自知识星球里优秀的学委(Kikinne)

    image

    一句话: “看到索引,能够想起总结;看到总结,能够想起原文摘录"。—— by kikinne

    知识卡片法

    image

    Knowledge - 整理到知识库

    将做好的 Note 笔记放在相应的分类下,做好笔记的主题化存放。

    其中有两点需要强调,一是笔记的分类,二是编码。

    笔记分类

    为什么要强调分类呢?因为人类开始认识事物就是通过归类来认识,归类也是最好理解的方式。

    分类原则

    • 唯一维度,按照一个维度来分类,不要今天按时间分,明天按用途分;

    • 不断迭代,逐步完善,开始分不好是正常的,慢慢来优化。

    笔记编码

    笔记本很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命名非常随意,就像这么多年来我们使用电脑时对文件命名很随意一样,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则和命名规则,反应了人脑没有对这个问题有清晰的思考,所以,文件的版本控制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

    使用杜威十进制编码系统,升级你的笔记本命名。杜威的十进制分类法,是一种适用于图书馆的图书分类方法,和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一起,被全球图书馆广泛运用。

    image

    分为三级,父子孙,对应百分位,十分位和个分位。

    image

    应用在印象笔记中,0 开头是 Inbox,1 开头是 Work,2 开头是 Note,3 4 5 开头是专业,6 是好用的工具收藏,8 是生活,9 就是一些兴趣。最后还有用了一个 Z 来归档的。

    为什么 6 过了就是 8 了呢,因为不知道将我还会去做什么职业,所以预留了一个。

    image

    这样做好处是

    • 自动排列,笔记本排序是按照ASCII码排列,先数字,再字母。只要按名称排列,你的笔记本就会非常有序地自动排列。

    • 可延展性。随着你的学习和积累,笔记本体系会越来越庞大,你可以根据需求随意添加子类孙类。

    • 快速查找,你甚至都不用记笔记本名称,就能在 Alfred 上直接搜索对于笔记本下的笔记。

    image

    再提一下标签,分类(文件夹)和标签区别,分类有层级,标签扁平无规律的特点,适合去发散联想。正因为如此打标签会让便签很乱,还不如用搜索呢。

    所以标签尽量少于,但可以用不补充分类,如 GTD 的待办,进行中,已结束等。

    Apply - 输出应用

    素材的积累是输出的前提,之前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了积累知识。

    输出形式可以是写文章,我也推荐朋友来写文章。写作的目的,未必是要成为什么作家。因为不断产出,从外界获得反馈,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调整个人认知的方式。就如同学英语,一定要张开嘴跟别人交流一样。

    输出还可以有效倒逼自己输入,使得你能够形成一个增强回路,有利于你自己的成长和学习。

    笔记积累,是一个自底向上的过程。但是写文章,却需要自顶向下的规划。一篇篇知识卡片就像是积木,只要规划下图纸,搭建还有什么难的吗。

    我的写作的流程

    1. 思维导图梳理结构

    把网状的思考,用树状的语法结构,转换成线性字符串的过程。(选自《风格的感觉》)

    在写线性内容之前,先把你的网状思考梳理清晰,可以让你的写作过程少走很多弯路

    2. 整合知识卡片

    有了之前积累的卡片,你就如同有了预制件。有了思维导图,你也就有了整体设计方案。之后,就是愉快的整合与修改阶段。

    利用搜索,把之前散落的卡片归集到一个 Evernote 的目录下面,确认找齐后,一并复制到新的笔记本下。

    image

    3. Notion 里编辑和修改

    Notion 的优点就不说了,编辑起来就是爽,随意推动模块。

    整合的过程,除了排列卡片之外,少不得还要添加新的内容,尤其是卡片之间承上启下的过渡文字。

    之后,就是不断的修改了。千万不要怕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改到什么时候可以收工呢?

    如果预览文章时,你自己不是很愿意看,那就证明还有继续修改的余地。

    4. 导入到公众号

    因为公众号不支持 Markdown,所以需要一些其他步骤,经过我的尝试,算是目前最高效的。

    1. 在 Notion 中导出 Markdown 格式

    2. 导入在 MWeb 中,将图片一键上传到千牛图床并复制 Markdown 格式。

    3. 前往 mdnice.com 粘贴,使用自定义样式,复制粘贴到公众号当中。

    图片上传图床后,复制 Markdown 到知乎、简书、少数派等平台上,就十分很方便了。

    最后一条事项很重要

    建立习惯,定期整理和回顾,不要做一只光收藏的松鼠。

    一定要定期清理 Inbox!一定要定期清理 Inbox!一定要定期清理 Inbox!

    总结

    本文我介绍了我建立笔记体系的一些方法、流程和工具,回顾一下:

    1. 笔记要以「用」为目标,建立输入到输出的闭环。

    2. INKA 笔记体系, 分别是 Inbox、Note、Knowledge、Apply。从收集到收件箱,加工成笔记,整理到知识库,最后输出应用,一个完整的流程。

    3. 收集前要梳理信息来源,聚合高质量信息。介绍了加工成笔记的两种方法,康奈尔笔记和知识卡片法。强调了知识库要做好分类和命名。

    4. 写作输出的流程,先用思维导图梳理结构,再整合已有的知识卡片,然后在 Notion 里编辑和修稿,最后利用 MWeb 等工具导入公众号的方法。

    到这就结束了,读过本文后,相信你对做笔记、整理笔记、写作有更好的认识。

    方法和工具,可能不全太适合你,你可以去参考本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祝学习愉快!

    阅读更多文章请点击我的头像查看,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OSEN 的设计日常”(osen_design) 第一时间收看推送或与我聊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建立一个闭环的笔记体系?高效输入和输出的方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cmni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