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
1、回忆自己近期与他人沟通中,产生了情绪,甚至发火的场景。
近期发火都是因为在和学生的沟通中发生的。时间不一样,但归根揭底发火的原因是一样的。
一个星期五的下午,A同学换了座位之后私自把桌子和同桌拉开了很大距离,我让其搬回去,该同学以强硬的态度拒绝,不听指令。面对此情此景,瞬间火冒三丈。
一个星期二的晚自习,我看着学生们背书,B同学坐在座位上东张西望,不好好背诵,我很生气对他说了一句:转过你的脸去,别让我看见。结果B同学很听话,拽着脸,松松垮垮,漫不经心的站着,结果面对他这种态度很是生气,对他大发雷霆。
2、问自己:你是因为内心有什么样的信念/规则/目标/目的,才导致了你发火的?
根据自己上述的描述,我都对自己发火的原因感到不该和搞笑。我希望A同学听我的,但他的行为让我自己感觉到自己在学生面前没有面子,没有得到尊重。我心中的规则就是:学生就该听老师的。B同学上课不好好背使我发火是因为我认为学生应该好好学习,我在指责他,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呢?面对他的回应,同样的为他不知错而发火,而且认为学生这样回应就是不尊重老师。我心里的信念是:学生就应该自觉学习,学生应该尊重老师。
3、再问自己,“为了更有效的沟通,你原有的信念更换成什么样子会更好”
1、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无论A/B/C学生,面对他们做出的行为,先问问原因。而不是自己随便给别人下定因,自以为是。
2、找出对方的价值观,创造、增大或转移对方在乎的价值观,对方便会产生推动自己的行为。因此,一个人不能“教导”另一个人,一个人只能引导另一个人去学习。
3、每一个行为背后都必定有正面的动机,了解和接受其正面的动机,才容易引导一个人改变他的行为。
4、沟通的意义在于对方的回应,对方无会用才是最可怕的,而对方出现抗拒和不满同样在给我反馈,他只是在用身体和我沟通,沟通没有对错,只有“有效果”或“没效果”之分。接受一个人的动机,他便会觉得我们接受了他这个人,而沟通成功的下先决条件是和谐气氛。
5、“挫败”只是指过去的做法得不到期望的效果,是给我们需求改变的信号。面对他人的拒绝和玩世不恭,使我有了一种挫败感,那说明自己当下的做法是得不到语气效果的,我需要换一种方式了。解决一个问题至少有三种方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