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捡一个好文
形而上学地活着

形而上学地活着

作者: 喜之悦之 | 来源:发表于2024-02-22 11:06 被阅读0次

    昨天将近看完李泽厚先生的《美学四讲》,心里一时波澜起伏,今早上班,收尾,想写点什么,又觉无从写起。感觉之前看过的内容,风过了无痕,摸不着头绪。可能由于内容的思辨性,或者抽象性,虽说一边看,一边思考,一边写笔记,一边认同,并愉悦着。然而,读罢掩卷,再想写点什么,又觉笔端艰涩,全无感觉。

    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看了三四遍,每次阅读过程愉悦,阅读结果不甚理想,抓不住要点的感觉。《美学四讲》于我而言,应该算是《美的历程》的补充,至少在这里,稍微读懂了先生的美学建构基础和体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为基础,通过分析人类情感心理本体的审美的过程和结构,李泽厚先生建立起自己的实践美学体系。在此论述的过程中,李先生对“美学”、“美”、“美感”、“艺术”、“审美”、“艺术品”等概念做了界定和表述。每一个定义中的抽象思辨,彼此间的差别有时就像一根微不可视的线,自己察觉不到,但跟着先生的表述,思维可以走得无限顺畅,觉得颇有道理,可让自己表述,却只能哑口无言。

    抛开理论的叙述,《美学四讲》传达出的观点是普世的,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审美地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人类从动物而来,带着动物性的本质,但人又不同于动物。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学会了使用工具,会进行劳动生产,无意识的审美,带着功能性产生的艺术,人类动物性的情欲冲动,与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理性认识,交互作用,人类成为万物的灵长,在改造自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凝聚起感性中有理性,理性中又不舍感性的生命力量。所以相较动物,人的精神心灵的需求不知餍足,除了满足基本的生存和种群繁衍要求,还有个体的情感心理需求,这是一个更辽阔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亦是审美的世界,它给予人类的体验是超越感官情欲,超越自我,超越道德的人生境界,这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至高愉悦。但是这样的审美愉悦并非人生来就有,这是一个过程,与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心理、道德修养等个性化方面有着莫大的关系,也与整个人类的历史文化发展、社会环境、时代发展有着重要联系。这也是李泽厚先生的厉害处,他讲这种彼此之间的联系,从历史到社会,从个人到整体,有一个相对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和阐释,让读者在阅读的那一刻,醍醐灌顶,能够跳出个人生存的单一狭隘的环境,能够站在更高更远的视界,去审视人类存在的自我追求和精神理想。

    不管抽象的理论还是具体的艺术,都是为了让人更诗意地栖居在这个世界里。而这个诗意的生活,其实是种形而上的理想。人生短暂,生命有限,渺小偶然存在的人类生命面对的是广袤无边的天地,与没有尽头的时空。“在时间中”让有限的生存个体变得微乎其微,人只要活着,都渴求“完满”,可“完满”存在吗?人说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欲望与理性,虚幻与真实,过去、现在、未来,人看似掌握着世界,人的思想和精神看似能与天地同游,可在具体的社会现实里,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工具,在某种时刻,人依旧摆脱不了自己的动物属性,生而为人,并不容易,总是不断处于自我困境之中,声色快乐的情欲不是解决之道,精神上的无所归依是个永恒的存在,人生无意义,但又不得不活。人生需要一个追求,一个能暂时摆脱困境,为人生活着的意义提供精神支撑,李泽厚先生说,也许在无情的时间性时空里,作为情本体的人,能从审美形而上学的探寻中探索出答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形而上学地活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aw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