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多梦,梦中多语。
大概一年前,不自量力,大谈目前互联网BAT三家局势。现在权当是梦好了。既然是梦,就要醒来;醒来觉得可笑,但模模糊糊记得,几句话就是:
- 阿里玩儿的是生态,其核心不是技术,没有互联网,阿里依然是强有力的生态系统缔造者。这个东西可以影响国人生活至少二十年。
- 百度押宝智能技术,如果玩儿得好,也可以成为一个生态,影响几十年。
- 未来没腾讯什么事儿。
这种言论,估计说出来,等于招人骂。“未来没腾讯什么事儿”,这不是外行说的话么?微信几亿用户,早已获得移动互联网第一张船票,将来还要“连接一切”,你这说法也太不懂行了。
“连接一切”,这句话其实很耳熟,因为在pc互联网时代,腾讯就提出“打造互联网生活一站式服务”,但到今天也没做到。腾讯的基因,首先是,也只是,社交,除此以外无他。社交的重要性质比起阿里的生态,相对弱;而百度的智能技术,不只是搜索引擎上的进步,它可以渗透到所有和信息以及自动化相关的地方,小到普通民众的个性化信息过滤,大到工业4.0,再大到万物互联,都可以渗透着智能技术(至于是不是百度玩儿得起来,就另外一回事),所以这两件事情,都超过了一般的服务业的形态和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腾讯有什么呢?有的是它的社交。社交的意义大么?大,但是没大到那种程度。国人的民族习惯决定,社交永远不是国人的头等大事,衣食住行,才是第一位的。再加上我们生性腼腆,而语言文化又极其丰富,所以决定了我们的社交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文字,文字承载了国人的性格与内涵,文字最后的演变,就是闲聊,因此,闲聊演变到最后,成为一个im。腾讯有的就是个im,想在以im为基础的社交上扩大影响面,不太可能。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在以前,短信那么厉害,大家那么喜欢发短信,从日常插科打诨,到各种段子,再到节假日短信,能形成一个这么庞大的产业,就是因为我们的民族习惯和文字优势决定的;后来出了qq,再到微信,最有生命力的社交产品,其实一直是以文字为基础的形式,从来都不是什么社区、聚会、社团、线下交流等,这不是我们的习惯。而因为社交的意义没能超越前面说的阿里和百度,而im的意义又没能超越社交,因此,腾讯的地位以后会越来越不重要。
另一方面,现在的新产品新服务日新月异,人们喜新厌旧的速度是非常快的,00后将来是不是买微信的账,还不一定。00后可以不买微信的帐,但他们不能不用阿里百度的服务,准确来说,是不能不用阿里百度生态圈里的服务,哪怕他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用的是阿里百度的东西。这就是生态的可怕。
微信不能形成生态么?微信可是要连接一起的。问题是,微信真的可以连接一切么?我觉得在很多场景下,微信的连接一切,显得特别的不自然。你查个信用卡,要进入微信,点开银行公众号;你买个单,要进入微信,再点开支付。这些场景,是不是可以和微信挂钩?是。但是不是有更自然的方式?我觉得是。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和微信挂钩的。但这只是我的一个感觉,你让我举例,我也不太可能有很具体的例子。
那以后除了A和B,还有另外的巨头玩家么?我觉得有,那就是文化产业领域的玩家。如果你对将来的经济有信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自然会发现自己的文化缺失,会重拾自己民族的宝贵文化,在这个基础上去延伸和结合,那么,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将是另外一个最重量级的领域。
梦醒。
本文借电流首发于简书,转载请注明出处,打赏请大方随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