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滴滴站点拼车使用感受

滴滴站点拼车使用感受

作者: 狗儿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7-12-25 23:56 被阅读0次

    2017年某月某日,滴滴将快车拼车业务升级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站点拼车”,妖风自北京刮来…

    这个站点拼车是个什么鬼呢,从用户角度出发可以理解为有座的、能送到最后几百米的、磨磨唧唧你就坐不上的、还不能预知行驶路线的小公交。官方打的口号是每人一小路,更快更顺路,让用户到指定站点,为其分配同方向顺路的车。听起来没有错,但蜜汁尴尬的是明明离得很近却要走到规定站点;明明逆向有车(很近)却不分配订单给他,舍近而求远;明明" 一口价 " 也不是纯正的一口,算是个隐形的深海鱼雷吧,拼更多人后耗费的时间和人民币可能就要看人品和运气了~

    滴滴是一个卖座的公司,基于此在源头上思考就是如何更合理地把座卖出去,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组合获取最大收益。出发点没有错,问题出在哪了呢?一股脑的坚持同向顺路、站点上车、拼更多人,实际上打着为用户考虑的旗号强奸用户来谋求平台利益。吹虚吹得好却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糟糕的产品和体验反而增加用户很多负担。

    1、产品方案有问题

    (1)一定要同向吗?基于同向规则调度听起来合情合理,但确实存在近的不同向比远的同向更优的情况

    (2)同向顺路车,基本诉求是司机不用绕路,是不是只需要用户到达主干道上就好了,根据定位接到人即可,而不需强行设置站点让用户遵守这项毫无意义的规则。

    (3)“一口价”的计价规则——拼车全程一口价,堵车不加价,但发生更改目的地,实际里程超出预估里程时,将恢复实时计价。实际情况是存在很多因派单不合理导致的时间和人民币损失。这种责任源头是平台,让用户买单不好吧,耗费时间已经很不爽了

    2、用户体验差

    拼车不支持预约,针对的都是短时间具有明确出行需求的人群,站点拼车的流程大致是这样的:

    1)选择快车,确认出发地和目的地;

    2)确认呼叫

    3)选择站点拼车;

    4)确认上车站点;

    5)确认站点拼车;

    6)等待应答;——等待1-干等着啥也不干,会告诉你大概等多久,

    7)等待接驾;——等待2-在规定时间内走到站点,规定时间以预估司机到达时间为准单向约束用户,却不对司机进行约束,到达关系没达到对等,到达不了也没招

    8)确认上车;——等待3-接别人或送别人,直到上车才告知现在在送哪位乘客,送你要多久…

    真的是谜一样的流程!快车和优享车会给出预计等待时间和预计到达时间,但选择站点拼车整个的时间环就是断掉的,打车时无法估算到达时间,赶时间的朋友千万不要选站点拼车,不赶时间也不想浪费时间的朋友千万不要选站点拼车

    3、挑战用户习惯和心理,不积极引导

    之前滴滴的服务,无论什么车型都满足按需来接,满足便捷性出驶需求,现在加了一定的规则,让用户觉得不那么便捷了,尤其是于路痴来说,适应规则具有一定客观难度。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心理是可以抚慰的。若出发点是能让人认可的,滴滴在积极推出产品的时候或者更早的时候,就需要对用户进行教化引导,显然滴滴不止没做反而在刚开始推行这种服务时强加给用户不让用户选择

    滴滴这个站点拼车还有好多提升的空间,为什么这么着急推入市场?有没有科学的验证手段和合适的过渡方案?小白如我看上去都略感准备不足…

    现如今打车市场还蛮热闹,内外都要兼顾不知道滴滴应不应对的过来。如果滴滴一家独大,原拼车用户将必将经历一番被动选择的过程:拼车体验不好,拼车人减少,快车人增多。拼车运力增大、快车供不应求,一部分快车转入拼车。最终还是一个动态平衡,平衡的点可能会是拼车人稍稍减少,快车人稍稍增多——平衡点变动就可能会带来结果的改变。流失、内部转化、留存,同时伴随新增,在时间的洗盘下会逐渐呈现真相。

    我们已经习惯了带着镣铐跳舞,当新的思想初露端倪,要挑战成熟体系总是要进行一番斗争。滴滴在打车领域深耕多年,可能周围各种条件比较适合,是时机去做一些突破舒适圈的探索了虽然它现在做的真的很差,滴滴也是带着镣铐跳舞,我们也要积极的应对。当它是一种选择,在适合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它,非高峰期非路痴,用用还是蛮好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滴滴站点拼车使用感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hr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