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整理带来快意人生——读《整理的艺术》

整理带来快意人生——读《整理的艺术》

作者: 可爱的于猫猫 | 来源:发表于2019-03-31 23:36 被阅读0次

中国评分最高的整理收纳咨询师——敬子老师,她的公众号是敬子的生活本质研究所。这个观点我特别认同。

看似收拾的是房间,整理的是衣物,每一次从无序到有序,从错落到有致的不仅是物品,更是心情。

在樊登读书会听过《扫除道》。“日本清扫学习会”创办人键山秀三郎所著,是一本探讨“清扫哲学”的书籍。键山先生倡导的扫除道,其基本精神就是“凡事彻底”、“感恩惜福”。当一家企业重视清扫,甚至都会清扫工作制定标准化动作和流程,那么肯定是一家伟大、有爱、无坚不摧的公司。

我平时生活再忙,也会定期整理衣柜、收拾房间。不是因为勤快,而是每次整理完,心情都特别舒畅。能分泌多巴胺的,不仅有运动,还有整理和收纳。

整理带来快意人生——读《整理的艺术》

《整理的艺术》是日本作家小山龙介写的,他认为时间是整理出来的,通过89个时间整理魔法,为你变幻出一个更惬意、更从容的人生。

作者看来,机械的节约时间并不会带来快乐,有的人觉得“15分钟搞定午饭”就可以省下时间去工作、去拜访客户了。可是,对于非常讲究饮食的人,这样太过残酷了,牺牲了身心愉悦也要追求时间节约术,这种方法是没有价值的。作者提出一个“时间密度”的概念,也就是把工作效率提高3倍,然后用省下的时间尽情享受人生。作者看来,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而已。不得不说,我和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价值观非常一致。

作者还有一个观点,“时间赠与”。赠与和投资不同,投资是讲究回报率的,而赠与不期回报。发展人脉用的时间就是赠与。如果带着希望获取回报的功利之心去跟人交往,你心里的算盘肯定会被人发现,然后别人也会提防着你,不跟你亲近。如果你抱着不求回报的赠与精神去行动,最后可能反而会获得丰厚的回报。你赠出去的东西,会变成更大的礼物回到你身边。并且赠与是一种循环。这就和我们常说的“但行好事,无问西东”是一个意思。

下面,就把我亲测有效的几个魔法分享给大家:

•将任务便成可视化便签纸

其实,不限于便签纸。作者的意思是,把to do list 放到非常明显的地方,“抬头不见低头见”,这样即使大脑已经忘记了,眼睛也会不断提醒。我会在每一天下班之前把第二天要做的工作排序写在纸片上,然后把纸片贴到电脑旁边,有助于第二天一到办公室,便进入工作状态。有的时候怕不在办公室,就看不到便签纸上的温馨提示,甚至把重要又紧急的事情写到手背上,行走的“小贴士”

•2分钟能搞定的事情,尽快搞定

这个我也是亲测有效的。因为2分钟内能搞定的事,大多属于紧急但不重要的,如果当下不完成,因为它作为一件事情那么小,同时又不重要,很容易被我们抛到脑后,很轻松就忘却了。虽然这件事情,没那么重要,但影响着在别人那里的靠谱度,更多的时候细节决定成败。有时,在做一件连续的事情,不想被这“2分钟”所打断或中止,把小时暂缓。但,抽出2分钟快速处理一下,其实并不影响工作的连续性,却能保证任务的完整性。如果一项组需要专注,不能轻易被打断,则另当别论。

•不仅要制定to do list,也要有not to do

给人生做减法,如果一直给自己加码,或许会成长和进阶,也或许会身心疲惫。而作减法,是为了让自己修剪不必要的斜枝歪叉,只聚焦最主要的目标,最重要的事。

•把中长期目标,变成习惯

一般来说,要玩转一个乐器起码需要4000个小时,英语熟练需要3000-4000小时,著作《天才》的诞生里,天才的诞生需要1万个小时。作者看来,要积累这些事件,就需要跳出单纯的的日程表管理的范畴,把这些行为都变成习惯。有一位钢琴家说:我早晨醒来第一件事,便是做到钢琴前。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是弹钢琴,而非吃早饭,看来已经把弹钢琴变成了习惯,只有这样贯彻下去,才能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铃木一郎也说:不断的积少成多,是让你通向成功的唯一道路。习惯是第二天性,把某件重要的事情变成习惯是最至关重要的。

这些小tips,是为了让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3倍,不是变成告诉运转的机器,最终目的是帮助我们从工作种抢回享受生活的时间。这也是人生的真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理带来快意人生——读《整理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vfip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