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佩斯大饭店》2014在野蛮的屠宰场上,还是有文明的微光存在,那就是人性。
You see, there are still faint glimmers of civilization left in this barbaric slaughterhouse that once known as humanity.
这是一部发生在作家茨威格的祖国奥地利,隐射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拍摄于捷克卡罗维发利的好莱坞电影,并获得当年的金球奖最佳音乐/喜剧类电影。
故事梗概
故事要从一位无名作家(裘德·洛 Jude Law 饰)说起,为了专心创作,他来到了名为“布达佩斯”的饭店,在这里,作家遇见了饭店的主人穆斯塔法(F·莫里·亚伯拉罕 F. Murray Abraham 饰),穆斯塔法邀请作家共进晚餐,席间,他向作家讲述了这座饱经风雨的大饭店的前世今生。
饭店曾经的主人名叫古斯塔沃(拉尔夫·费因斯 Ralph Fiennes 饰),而年轻的穆斯塔法(托尼·雷沃罗利 Tony Revolori 饰)在当时不过是追随着他的一介小小门童。古斯塔沃为人正直,精明能干,在他的经营和组织之下,布达佩斯大饭店成为了当时首屈一指的度假胜地。古斯塔沃和年迈的D夫人(蒂尔达·斯文顿 Tilda Swinton 饰)情投意合,D夫人去世后,在遗嘱中将一副价值连城的名画留给了古斯塔沃,这一举动惹恼了她的儿子迪米特里(阿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布达佩斯大饭店和古斯塔沃的厄运就此拉开了帷幕。(From 豆瓣)
人性的微光
在这里,我们不去讨论本片复杂的套娃般的叙事结构,不去讨论影片的调色和画面风格,不去讨论一众好莱坞戏骨的精彩表演,而只是试图还原电影本身最想表达的东西。
这部电影实际是受到作家茨威格生平经历及作品的启发而做。他是奥地利流亡作家、犹太人、欧洲传统文化的捍卫者,受到纳粹德国迫害,最后在巴西自杀身亡。《布达佩斯大饭店》其实讲的是欧洲传统文明的衰亡史,其实讲的是犹太人的流亡史。电影主角古斯塔沃被追杀的过程就是隐射犹太人流亡的历程;《苹果男孩》这幅价值连城的名画隐射的就是犹太人不断积累并应得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财富被当世的实用主义者(纳粹)巧取豪夺,并将犹太人各种赶尽杀绝。而那些人性的微光,体现在犹太人整个逃亡的历程中、集中营里的抗争中,以及本片描述出的整个故事能够被无名作家在布达佩斯大饭店里采编记录并传承下去。
当世的映照
这又让我联想到当世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道德与多元价值取向相关的部分逐步式微,实用主义、利己主义、快餐化的东西在不断崛起。我们所处的这块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却少有人用心品鉴文艺,而是漠视人文社科,就更谈不上思考和探索了;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攫取经济利益,各种短平快的搞钱、打鸡血的“成功学”、扭曲的实用主义成为了主流。
而这也是我想借用这部电影表达的东西,也是我们一直坚持践行文字输出的目的——更多人文思考和文化传承,更多维度价值体系的建构,不要因为物质利益束缚住自己的视野与格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