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到曹文轩草房子系列的第六个故事《大屋梦里的羊》,起初翻开书本,觉得没什么意思,随着故事的深入,终被故事中的人物感动。原来最好的作品,都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让人在回味品砸中,慢慢地潸然泪下。
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邱二爷在油麻地家境殷实,娶了当地最美的女子。但他们夫妇俩一直没有孩子,邱二爷只好从住在江南的大哥家过继来一个孩子,名叫细马。初到油麻地,细马方言不通、受人嘲笑,他本能地排斥着一切,邱二妈也视他为图谋家产的威胁,想撵他离开。被孤单纠缠的细马放弃学业,开始整日放羊,并筹谋离开油麻地。
可是行程刚敲定,邱二爷家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吞没了,全部家产都泡汤了。患难时刻,细马毅然决然地留了下来,帮助邱家。就在一家人抛弃嫌隙,决定重新来过时,邱二爷的突然辞世,又让这个家庭陷入了近乎毁灭的境况。但年幼的细马凭着超出年龄的成熟,将重振家业的重担扛起,给这个家带去了温暖和希望......
文中有几个地方令我印象深刻。
“邱二爷与邱二妈建了一个很好的家:好房子、好庭院、好家什。
但这个家有一个极大的缺憾:没有孩子。这个缺憾对于邱二爷与邱二妈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他们该做的都做了,但最终还是未能有一个孩子。
当他们终于不再抱希望时,就常常会在半夜里醒来,然后就在一种寂寞里,一种对未来茫然无比的恐慌里,一种与人丁兴旺的人家相比之后而感到的自卑里,凄凄惶惶的等到天亮。望着好房子、好庭院、好家什,他们更感到这一切实在没有多大意思。”
“当他们忽然在一天早上感到自己已经老了,而身边必须有一个年轻的生命时,他们预感到一种悲哀正在向他们一步一步的走来。他们几乎已经望见了一个凄凉的老年。”
读到这一部分描述,很有触动。孩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其实要孩子并不完全是为了养儿防老,更多的是因为有了孩子,我们的的生命更加丰盈,更加丰富,更加有人情味。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变得柔软但更有力量。或者说养育孩子,让我们具备了爱的能力,具备了焕然新生的可能。
就像细马来到本没有孩子的邱二爷的家,他不上学,跟小朋友打架,到处乱跑,放羊羊吃了人家的田埂,他制造了一堆的麻烦,邱二妈冷冷冰冰也不喜欢他。但是真正到了“撵”他离开的时候,邱二爷和邱二妈又整夜的睡不着,“泪珠顺着邱二妈显然已经苍老的脸往下滚。”孩子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付出、给予,割舍不下的爱。
第二个让我感动的地方:
细马走了七天七夜,找到了走失的邱二妈。书中这样说:“细马满身尘埃,脚上的鞋已被踏坏。露着脚趾,眼睛因为瘦弱而显得更眍,几颗大门牙,显得更大。”
细马卖掉了所有的羊,将邱二妈送进县城医院,治好了邱二妈的病。他卖掉了16棵树,用了十天的功夫买了50只白如秋云,绒如棉絮一样的羊。细马的羊群从50只发展到100多只,秋天他卖掉了70多只羊,买了刚出窑的新专。他发誓,他要给妈妈造一幢大房子。
读到故事的最后我真的被这个强大的少年感动了,卖羊——治病——卖树——买羊——卖羊——买砖……就像桑乔校长想的:“他觉得眼前这个细马,口吻完全是一个大人,但样子又是一个小孩儿。”
细马买羊时的片段:但细马并不着急买,他要仔细打听价钱,仔细观察那些羊。他一定要用最低的价钱买最上等的羊。他很有耐心,但这份耐心绝对是大人才有的。有几回生意眼看就要做成了,但细马又放弃了。戏码居然用了十天的功夫才将羊买下。船主绝对是做了出血的买卖,但他愿意。因为他一辈子还没有见过如此精明能干的孩子。
从一个过继来了的孩子,到预谋逃走;从叛逆倔犟,到成为一个家的顶梁柱,细马用他瘦弱的肩膀,抗起了家的重任,他还是一个孩子,却比一个大人更加勇敢,更加有责任。这种平凡人身上投射出的勤劳、勇敢、朴实、人性的精神气质,深深触动着人心。那是多么美丽的油麻地,多么高洁的灵魂。
网友评论